24H直播

進桃機航廈先量體溫 超過37.5度禁入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桃園機場防疫升級,從今天開始進入「航廈全面」測量體溫,如果超過37.5度就會禁止進入。因為機場防疫如果出現漏洞,就可能成為病毒傳播溫床。根據研究顯示,機場當中有八成旅客手帶病菌,又接觸許多人和物品,會提升染病風險,所以正確洗手才是防疫要點。

機場染疫案掀起風波,交通部觀光局派駐桃機員工,傳出接待官員染疫兒子返國,陪同喝咖啡後確診,還傳染給5歲兒。國門防疫漏洞引發討論,因為機場是防堵疫情的最前線,也是傳染高風險區域。桃園醫院醫師曹祐慈說:「在公共場合盡量不要逗留之外,盡快離開人群較多的地方。同時要保持社交距離,口罩的配戴要正確,最重要還要常洗手。」

醫師再三提醒要勤洗手,因為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研究顯示,機場內80%旅客手帶病菌,又接觸許多人和物品,提升染病風險;而運用「內外夾弓大立腕」正確肥皂洗手,可以去除98%以上的細菌。而桃園機場面對旅客來來往往,4月1號起防疫措施再升級,實施門禁管制。由原本63個入口縮減為20個,進入航廈全面量測體溫,超過37.5度禁止進入。民眾表示,「這邊是安全的,上去(飛機)是比較密閉式的,傳染不是密閉式的嗎?」桃園機場公司副總經理但昭璧說:「進入航廈(量測體溫)是為了保護航廈裡所有的人,進入管制區前的量測,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我們採取了雙重的保護措施。」

目前桃園機場除了每一航班降落,加強消毒;在開票櫃台前地上標出定位點,讓排隊旅客拉開間距,降低傳染風險。防疫路還很長,也考驗著機場的應變能力。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