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含塑膠微粒 WHO:健康風險不高
林孝儒 / 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無論是在水中、食物、還是空氣當中,都有塑膠微粒蹤跡。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最新報告,目前飲用水中的塑膠微粒,對人體傷害並不嚴重,不用太擔心,但也坦言報告不夠完整,未來還要進行更多深入研究。
大量的寶特瓶和其它塑膠垃圾聚積在河道上,成為生態噩夢。許多人擔心塑膠微粒將透過水循環,被人類吃下肚,對健康造成危害。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最近發表報告指出,飲用水中塑膠微粒含量,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其實並不高。
WHO公衛部門人員戈登說明,「這些粒子出現在各種水域、河流、湖泊、小溪、廢水,甚至是飲用水中,所以我們正將它們消化下肚,不過就算消化也不見得代表會對健康造成風險,初步結論是,如果你喝的是瓶裝水或是自來水,你其實不用太擔心。」
塑膠微粒泛指尺寸小於5毫米的塑膠碎片,是塑膠用品經過幾十年的分解而來,透過食物鏈或是水循環影響人類。世衛表示,直徑大於150微米的塑膠微粒會被人體排出,對人體健康有疑慮的主要是更小的塑膠微粒,但相關研究卻非常有限。
塑膠微粒是近年才備受關注的環保議題,不只在水中,也在空氣中甚至食物鏈中流通。未來,WHO還會再做更多更完整的報告,分析塑膠微粒對整體環境的影響。
大量的寶特瓶和其它塑膠垃圾聚積在河道上,成為生態噩夢。許多人擔心塑膠微粒將透過水循環,被人類吃下肚,對健康造成危害。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最近發表報告指出,飲用水中塑膠微粒含量,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其實並不高。
WHO公衛部門人員戈登說明,「這些粒子出現在各種水域、河流、湖泊、小溪、廢水,甚至是飲用水中,所以我們正將它們消化下肚,不過就算消化也不見得代表會對健康造成風險,初步結論是,如果你喝的是瓶裝水或是自來水,你其實不用太擔心。」
塑膠微粒泛指尺寸小於5毫米的塑膠碎片,是塑膠用品經過幾十年的分解而來,透過食物鏈或是水循環影響人類。世衛表示,直徑大於150微米的塑膠微粒會被人體排出,對人體健康有疑慮的主要是更小的塑膠微粒,但相關研究卻非常有限。
WHO認為,全世界水資源最迫切的問題並非塑膠微粒,而是水中的微生物汙染問題。戈登說,「目前最需解決的是病原體問題,微生物病原體像是傷寒、像是霍亂以及特定的病毒等,這些東西會造成立即的疾病,殺死上百萬的人,上百萬人因為水源不足和衛生問題,產生相關疾病死亡。」
塑膠微粒是近年才備受關注的環保議題,不只在水中,也在空氣中甚至食物鏈中流通。未來,WHO還會再做更多更完整的報告,分析塑膠微粒對整體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