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新竹巷弄 老髮廊修復成創新工藝櫥窗
張君豪 / 新竹市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隱身在新竹市巷弄間,有一棟傳承數十年的老髮廊,40年來陪伴舊城區成長,承載許多重要城市的回憶。透過舊城再生計畫,重新整理成讓人眼睛一亮的「工藝櫥窗」,更號召了近30個國內外青年工藝家,上百件作品齊聚,讓老屋重獲新生。
米白色抿石子外牆,再加上磨石子地板,這棟4層樓高的建築,歷經幾十年的歷史,過去曾經是一間老髮廊,現在經過再生計畫配合文創工藝者,讓這棟老建築重新展現樣貌,更讓附近居住幾十年的老鄰居感到驚艷。
附近鄰居認為,「是有幫助啦,因為做各種生意,對我們這種商圈比較,至少不會一直沒落下去啦。」
民眾也說,「新舊融合,就是它有很多現代的,那種很摩登的家具,可是它也有那種復古風情的那種家具。」
為了讓老屋還能保持原有的味道,文創業者特別保留老屋中的壁癌,轉化成生活美感,更號召了近30個國內外青年工藝家,包含玻璃、陶瓷與漆藝等上百件工藝品現場展出。
工藝櫥窗團隊成員 陳添順表示,「保留原來的樣貌,甚至我們是用修舊如舊的手法,所以這整棟房子,大概我們百分之七、八十,還是保留舊的樣貌,我們也可以激勵一些返鄉青年,一起來把這個舊城區的美好,一起來讓它再次的呈現出來。」
經營團隊指出,希望透過修復建築,保留舊有地區氛圍,及串連傳統工藝匠師,打造一個以結合傳承與創新工藝的公眾交流平台,讓舊城區獲得新生命。
米白色抿石子外牆,再加上磨石子地板,這棟4層樓高的建築,歷經幾十年的歷史,過去曾經是一間老髮廊,現在經過再生計畫配合文創工藝者,讓這棟老建築重新展現樣貌,更讓附近居住幾十年的老鄰居感到驚艷。
附近鄰居認為,「是有幫助啦,因為做各種生意,對我們這種商圈比較,至少不會一直沒落下去啦。」
民眾也說,「新舊融合,就是它有很多現代的,那種很摩登的家具,可是它也有那種復古風情的那種家具。」
為了讓老屋還能保持原有的味道,文創業者特別保留老屋中的壁癌,轉化成生活美感,更號召了近30個國內外青年工藝家,包含玻璃、陶瓷與漆藝等上百件工藝品現場展出。
工藝櫥窗團隊成員 陳添順表示,「保留原來的樣貌,甚至我們是用修舊如舊的手法,所以這整棟房子,大概我們百分之七、八十,還是保留舊的樣貌,我們也可以激勵一些返鄉青年,一起來把這個舊城區的美好,一起來讓它再次的呈現出來。」
經營團隊指出,希望透過修復建築,保留舊有地區氛圍,及串連傳統工藝匠師,打造一個以結合傳承與創新工藝的公眾交流平台,讓舊城區獲得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