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影片涉歧視 原民團體疑財團背後操控

鄭惟仁 張梓嘉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超過20個原住民團體,今天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懷疑有財團在背後操控;並且還痛批一個有17萬人追蹤的網路頻道,發布的影片對原住民充滿歧視與偏見。

超過20個原民團體,呼口號拒絕被汙名歧視,要求尊重原民土地權利,因為由漢人農民組成的「平地居民權益促進會」,上週控訴原民會搶奪他們的土地,要求原民會停止訴訟,還要求解編原住民保留地,讓漢人可以自由購買。原民團體懷疑,衝突的背後有財團在操控。

台灣原住民政策協會執行長 陳旻園說:這些人頭買賣的問題,常常都會要比較大型的開發,這些常常會有,我們講說後面會有比較大的利益跟集團在後面支撐著,對於他們來說,他當然希望說這些土地能夠解除管制。」

平權會抗議中,有部分民眾舉著「平埔族漢人」字牌,原民團體則強調,並沒有平埔族這個原住民族群,而且傷害了還未正名原住民的正名運動。此外在平權會抗議的隔天,一個有17萬人追蹤的YouTube頻道,發布一支「當代原住民與漢人的矛盾」的影片,內容影射原住民愛喝酒、不工作,還擁有許多特權,包括加分、補助和原住民保留地等;原民團體表示,曾多次聯繫頻道主,卻只得到文案並非頻道主寫的,和感謝指教就沒有下文,因此痛批這是對原住民的抹黑與歧視。

台灣原住民政策協會常務理事 陳以箴指出,「不同的人群當中一定有不同比例的人,就是有不同比例的習慣。但是當漢人社會也有層出不窮的酒駕,跟層出不窮的就是飲酒文化的時候,我們卻不會把它視為是漢人愛喝酒的這種刻板印象。」

原民團體強調,這些汙名化是為了特定目的,而去煽動仇恨,與製作相關影片;原住民族土地被剝奪,是長期的歷史不正義問題,呼籲政府推動轉型正義、刻不容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