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入國有林採集解禁 部落頭目表肯定
林靜梅 王興中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天頒布原住民進入國公有林地採取花葉果實等森林副產品自用免申請,部分物種則可有條件採取,部落頭目樂見。
原住民族數千年來,會在部落周邊森林,採摘野菜、菇菌與果實等各種森林副產物,不過在公國有林地採集,若沒申請就會受罰,農委會與原住民委員會4號頒布相關採取規則,以後進入森林採野菜野果野草,只要自用皆免申請。過去原住民因採集受罰的人不少,部落頭目認為,規則正式上路,代表踏出互相理解的第一步。
臺東縣東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頭目古昌弘表示,「很多的觀念就是因為不斷的衝突,然後找到一個彼此相信的平衡點,這比較重要。一個不願意退、一個不願意前進,那怎麼辦?其實原住民的社會,不管是弱勢族群,他都在找到跟現在的主流社會找到一個平衡點。」
這次頒布的採取規則,學者認為,這是除了原住民基本法以外,第一個比較去明確承認原住民族集體權利行使的模式,也在森林法15條修正15年之後,苦等而來的「前進」。
東華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蔡志偉表示,「森林法的母法有承認,可是呢,就是在行政機關要依法行政的過程當中,苦無可以依循的法令,所以這個規則其實是另外一個能夠很明確的去彰顯出,我們現階段在討論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大社會的一個前進。」
另外包括牛樟芝這種商業盜採壓力大的植物,文化資產保存的珍貴稀有植物像是台灣水青岡,以及紅檜等貴重木,則必須報經中央主管機關同意,「有條件可採取」。
原住民族數千年來,會在部落周邊森林,採摘野菜、菇菌與果實等各種森林副產物,不過在公國有林地採集,若沒申請就會受罰,農委會與原住民委員會4號頒布相關採取規則,以後進入森林採野菜野果野草,只要自用皆免申請。過去原住民因採集受罰的人不少,部落頭目認為,規則正式上路,代表踏出互相理解的第一步。
臺東縣東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頭目古昌弘表示,「很多的觀念就是因為不斷的衝突,然後找到一個彼此相信的平衡點,這比較重要。一個不願意退、一個不願意前進,那怎麼辦?其實原住民的社會,不管是弱勢族群,他都在找到跟現在的主流社會找到一個平衡點。」
這次頒布的採取規則,學者認為,這是除了原住民基本法以外,第一個比較去明確承認原住民族集體權利行使的模式,也在森林法15條修正15年之後,苦等而來的「前進」。
東華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蔡志偉表示,「森林法的母法有承認,可是呢,就是在行政機關要依法行政的過程當中,苦無可以依循的法令,所以這個規則其實是另外一個能夠很明確的去彰顯出,我們現階段在討論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大社會的一個前進。」
另外包括牛樟芝這種商業盜採壓力大的植物,文化資產保存的珍貴稀有植物像是台灣水青岡,以及紅檜等貴重木,則必須報經中央主管機關同意,「有條件可採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