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中央台紀錄片 拍下新住民在台境遇

有些外籍新住民則因為中文不好加上不熟台灣法律,離婚遇到了問題,就成了無國籍人球、甚至被迫和自己的小孩分離,越南中央電視台近日來台拍攝、製播了一部紀錄片,讓更多人看到,越南移工母親進退兩難的處境。

一大早便在菜園裡工作的阿絨,被一同工作的朋友問到這個問題,只能強忍淚水、無言以對。十幾年前,她透過仲介嫁來台灣,生下了一個女兒,卻被好酒的先生扣留證件、趕出家門,由於中文不好、加上對法律認知有限,她只能在鄉下田裡幫人打黑工。兩年後先生罹癌過世,法院將女兒的監護權判給了大伯,女兒也被大伯送進了孤兒院,而自己、則成了到處躲警察的逾期居留者。

桃園市新住民通譯協進會總幹事長 范錦綿說:「她身上的證件沒有,然後她不知道怎麼去辦,所以她就一在再逾期停留的狀態。」

阿絨悲慘的遭遇,讓同為新住民的范錦綿決定出手相助。她和越南導演決定用鏡頭記錄下阿絨的故事,他們先是回到越南,找到阿絨失聯十多年的家人。然後,又帶著阿絨、找到了在孤兒院的女兒,母女相見的那一刻,只能相擁而泣。

台灣的越南新住民大約有10萬多人,但透過仲介結成的婚姻經營不易,其中有不少遠嫁來台的越南姊妹因為離婚或喪偶,有的成了無國籍人球,有的即使像阿絨一樣還保有越南籍,卻因小孩已生長在台灣而進退兩難,因為一旦回到母國便見不到孩子、想留在台灣卻又申請不了身分證。

范錦綿指出,「阿絨她雖然不是人球,可是她的狀況跟人球沒什麼兩樣。」

現在的阿絨,只希望可以爭取到女兒的監護權,未來即使回到越南,還是有權利回來看孩子,亦或是留在台灣,但想達成這個願望,卻似長路漫漫。

范錦綿表示,「那為什麼社工或移民署不是在中間做個橋梁,回去跟大伯談(監護權),一人一半也可以,讓她有權利可以回來看孩子或甚至可以在台灣。」

這部紀錄片在越南中央電視台播放後,引起廣大迴響,但阿絨的問題卻仍然存在,處在逾期停留和爭取監護權之間,她依舊是進退兩難。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