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評鑑納大學法 實施「校長評鑑」調查
曹晏郡 莊志成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高教工會參考國外做法,對教師實施「校長的評鑑」調查,目前完成東吳、南華和中正大學三所學校,未來將擴大,希望能真實呈現基層教師的看法,監督學校。
要了解一名大學教師「適不適任」,可以參考教師評鑑,但要了解「校長」是否稱職,卻還沒有評鑑制度。高教工會,首度針對大學教師,實施「校長評鑑」,從目前完成的東吳、南華、中正大學數據,可以發現學校端有迷信數字績效、資源分配不公、校長權力獨大的問題。
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系教授 謝青龍說:「教學、研究各方面的資源分布的確是相形變弱的,而大多數的經費都挪到哪裡去,都是在行政以及招生的費用上。」
中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陳尚志表示,「(教師意見)請校長應該要放棄績效管理、排名、重理工輕人文的思維,請校長要懂得傾聽師生的意見。」
接受調查的三所學校老師,有超過六成以上認為校長「迷信數字」績效的比例很高。至於學校資源是否公平分配,或是真正用在教師需要的地方,不同意比例也幾乎超過半數。再談到校長、行政主管團隊,是否有尊重教師意見、或校務發展方向是否取得老師共識,也有五成以上不認同。
東吳大學主任秘書 王淑芳指出,「(問卷)施測人數大概是占東吳專任教師的不到20%,確實提供了學校校務治理上面的一些參考的意見,我們也很重視在現狀維持跟改革改變之間,其實它就是不斷地必須要做各種磨合跟溝通。」
調查中顯示,東吳、中正、南華,分別有4成、6成、4成教師認為校長不適任,而在截稿前,尚未取得中正和南華大學回應,工會表示,雖然調查結果無法有行政權,影響校長的職務,但主要是希望基層教師,都能有管道放心表達意見,促進校內溝通、達成監督校長、行政團隊功能。
要了解一名大學教師「適不適任」,可以參考教師評鑑,但要了解「校長」是否稱職,卻還沒有評鑑制度。高教工會,首度針對大學教師,實施「校長評鑑」,從目前完成的東吳、南華、中正大學數據,可以發現學校端有迷信數字績效、資源分配不公、校長權力獨大的問題。
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系教授 謝青龍說:「教學、研究各方面的資源分布的確是相形變弱的,而大多數的經費都挪到哪裡去,都是在行政以及招生的費用上。」
中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陳尚志表示,「(教師意見)請校長應該要放棄績效管理、排名、重理工輕人文的思維,請校長要懂得傾聽師生的意見。」
接受調查的三所學校老師,有超過六成以上認為校長「迷信數字」績效的比例很高。至於學校資源是否公平分配,或是真正用在教師需要的地方,不同意比例也幾乎超過半數。再談到校長、行政主管團隊,是否有尊重教師意見、或校務發展方向是否取得老師共識,也有五成以上不認同。
東吳大學主任秘書 王淑芳指出,「(問卷)施測人數大概是占東吳專任教師的不到20%,確實提供了學校校務治理上面的一些參考的意見,我們也很重視在現狀維持跟改革改變之間,其實它就是不斷地必須要做各種磨合跟溝通。」
調查中顯示,東吳、中正、南華,分別有4成、6成、4成教師認為校長不適任,而在截稿前,尚未取得中正和南華大學回應,工會表示,雖然調查結果無法有行政權,影響校長的職務,但主要是希望基層教師,都能有管道放心表達意見,促進校內溝通、達成監督校長、行政團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