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禮夫人」爭議 國教院將全面檢視譯名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12年國教課綱審議,引發「居禮夫人」是否應該正名的討論。波蘭台北辦事處指出,台灣慣稱的「居禮夫人」,在歐洲教科書是以「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全名稱呼,因為這代表她的個體,而非附屬於丈夫。國教院表示,將召開「外國學者人名譯名審譯會」會議,進行全面檢視。但像「蝴蝶夫人」,是知名歌劇名稱,不需要修改。
波蘭裔法國籍女科學家,台灣過往教科書慣稱「居禮夫人」,全名是「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近期12年國教課審,有委員提議正名,卻遭學者質疑矯枉過正。不過波蘭台北辦事處指出,其實歐洲教科書是以全名,來介紹她的事蹟,而非「居禮夫人」。
波蘭台北辦事處代表梅西亞表示,「以中文來說,用兩個字或四個字當然比較簡單,可是這樣無法完整表達一個人的全名跟他的出身,所以我們希望可以藉由這個機會,讓下一個世代的台灣學子,可以完整認識,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勇敢的女性。」
梅西亞說,波蘭女性婚後通常有三種選擇,可以保留原有名字,也可以在全名的後頭冠上夫姓,或去掉自己家族姓氏,名字後面直接冠夫姓,而他認為基於兩性平權以及尊重,台灣教科書應以瑪麗亞選擇的姓名稱呼,因為這代表她的個體,而不是附屬於丈夫。
面對正名風波,國教院表示,將召開「外國學者人名譯名審譯會」會議,進行全面檢視,包含居禮夫人、柴契爾夫人、音樂名詞「蝴蝶夫人」等,目前已羅列出30多個具有「夫人」的譯名,可交由專家討論。
國教院語文教育及編譯中心主任林慶隆指出,「這個應該是委員會去討論啦,因為我們成立委員會,他一定會依照時代趨勢去做討論。」
不是所有的夫人都要改譯,國教院說,審議時會以符合標準發音為準,並且避免使用負面、不雅、拗口或歧視的字眼為原則,以利後續新課綱教科書審議時,有所依據。
波蘭裔法國籍女科學家,台灣過往教科書慣稱「居禮夫人」,全名是「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近期12年國教課審,有委員提議正名,卻遭學者質疑矯枉過正。不過波蘭台北辦事處指出,其實歐洲教科書是以全名,來介紹她的事蹟,而非「居禮夫人」。
波蘭台北辦事處代表梅西亞表示,「以中文來說,用兩個字或四個字當然比較簡單,可是這樣無法完整表達一個人的全名跟他的出身,所以我們希望可以藉由這個機會,讓下一個世代的台灣學子,可以完整認識,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勇敢的女性。」
梅西亞說,波蘭女性婚後通常有三種選擇,可以保留原有名字,也可以在全名的後頭冠上夫姓,或去掉自己家族姓氏,名字後面直接冠夫姓,而他認為基於兩性平權以及尊重,台灣教科書應以瑪麗亞選擇的姓名稱呼,因為這代表她的個體,而不是附屬於丈夫。
面對正名風波,國教院表示,將召開「外國學者人名譯名審譯會」會議,進行全面檢視,包含居禮夫人、柴契爾夫人、音樂名詞「蝴蝶夫人」等,目前已羅列出30多個具有「夫人」的譯名,可交由專家討論。
國教院語文教育及編譯中心主任林慶隆指出,「這個應該是委員會去討論啦,因為我們成立委員會,他一定會依照時代趨勢去做討論。」
不是所有的夫人都要改譯,國教院說,審議時會以符合標準發音為準,並且避免使用負面、不雅、拗口或歧視的字眼為原則,以利後續新課綱教科書審議時,有所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