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解碼台灣帝雉基因
陳姝君 張國樑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大跨領域研究團隊花了四年時間,將台灣特有種帝雉,進行基因體解碼,這也是全球第一個全基因體解碼的長尾雉屬鳥類,提供了帝雉演化的許多線索,成果有助於帝雉的物種保育和繁殖復育等工作。
千元鈔票上的圖案,是台灣特有種帝雉,台灣帝雉被國際自然保護組織列為近危物種, 也是國內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息在最高海拔,是台灣現有特有種鳥類中,體型最大者,推測不超過1萬隻,台大選定帝雉做為基因體解碼,花了四年時間,做出全球第一種全基因體解碼的長尾雉屬鳥類,台大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教授莊曜宇說,「牠跟原雞,就是我們俗稱的雞非常相近,他們的基因的重複性大概將近85%,在演化上面跟火雞比較像,但火雞是在北美的一個鳥類,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資料或研究來理解。」
在帝雉超過10億個鹼基對,與物種進行比對,來了解帝雉演化的過程,推測帝雉可能出現在距今約347萬年前的台灣,為了適應在高海拔的環境,基因有所改變,台北市立動物園園長金仕謙說,「動物在高山的耐受性、血溶氧率的能力,以及對抗輻射的基因比對,發現牠也有這樣的特色,如果牠們不具有這樣的能力就沒有辦法在這個島上長期的活存下來,所以對我們未來保育的策略有很大的幫助。」
研究發現,MHC-B基因座是鳥類極為重要的免疫基因群,由於帝雉與一般的雞隻基因類似,未來也有助於發展疫苗,預防或是治療禽流感,研究團隊目前針對藍腹鷳的基因解碼,明年啟動山椒魚計畫,希望能建立台灣特有種的基因資料庫。
千元鈔票上的圖案,是台灣特有種帝雉,台灣帝雉被國際自然保護組織列為近危物種, 也是國內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息在最高海拔,是台灣現有特有種鳥類中,體型最大者,推測不超過1萬隻,台大選定帝雉做為基因體解碼,花了四年時間,做出全球第一種全基因體解碼的長尾雉屬鳥類,台大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教授莊曜宇說,「牠跟原雞,就是我們俗稱的雞非常相近,他們的基因的重複性大概將近85%,在演化上面跟火雞比較像,但火雞是在北美的一個鳥類,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資料或研究來理解。」
在帝雉超過10億個鹼基對,與物種進行比對,來了解帝雉演化的過程,推測帝雉可能出現在距今約347萬年前的台灣,為了適應在高海拔的環境,基因有所改變,台北市立動物園園長金仕謙說,「動物在高山的耐受性、血溶氧率的能力,以及對抗輻射的基因比對,發現牠也有這樣的特色,如果牠們不具有這樣的能力就沒有辦法在這個島上長期的活存下來,所以對我們未來保育的策略有很大的幫助。」
研究發現,MHC-B基因座是鳥類極為重要的免疫基因群,由於帝雉與一般的雞隻基因類似,未來也有助於發展疫苗,預防或是治療禽流感,研究團隊目前針對藍腹鷳的基因解碼,明年啟動山椒魚計畫,希望能建立台灣特有種的基因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