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施壓國際航空協會 迫改中國台灣

中國民航局致函44家外籍航空公司,要求在網站上台灣必須冠上中國,近日更直接向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施壓,目前已經至少18家航空公司完成更改。外交部除了表達嚴重抗議,今天也表示,已經要求各外館處主動聯絡IATA及航空公司,希望捍衛國家尊嚴。

打開法國航空英文網頁,台灣已被冠上中國,就連中文版也是加上中國兩字。來到加拿大航空網站,不管是桃園機場或者是松山機場,都被加上CN縮寫代表中國。英國航空公司網頁也在台灣後面加上中國的字眼。中國日前發函全球44家航空業者不得在網頁上將台灣列為國家,目前至少有18家完成更改。

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指出,「我們透過我們的館處,跟各國政府也好,還有各個國際企業,跟航空公司做密集地、誠懇地溝通說明,去凸顯中國打壓不合理的做法。」

而中國當局更加強施壓力道,要求其他20多家尚未完成更名的業者,在7月25日前更改。同時中國民航局副局長李健28日也約見IATA安全及航行事務官員交換意見,向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施壓。前民航局長沈啟分析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由各個民航公司組成,被要求改名,不會影響飛行安全與運作,但在中國龐大市場壓力下,就算我國有四家民航業者會員提出抗議,恐怕也難改變其他國家業者的決定。

前民航局長沈啟表示,「那大家都在預期,中國大陸很快就會變成航空第一大國,所以我想這是實際上,到底旅客數量,跟航空公司規模的一些現實狀況。」

有國際政治學者解讀,在兩岸關係陷入冷和狀況下,可能會有中國官員刻意打壓我國際空間,藉此向上邀功,但已經對兩岸關係造成影響。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認為,「兩岸關係不好的情況下,底下開槍的人會很多。他也不見得都是習近平的意思,他可能又找另外一個東西來攻擊台灣;每個人都覺得他們可以表忠、或是可以表功。」

劉必榮認為中國應該思考相關作為,可能影響台灣民眾的感受,甚至將中立民眾推向深綠台獨光譜,對未來兩岸關係的改善,反而造成影響。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