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杉磯這家博物館裡,可以看到蘋果曾經生產的一款掌上型電腦,被譽為蘋果最大敗筆之一。此外,像是以川普為主題的桌遊,甚至是前幾年宣布失敗停產的Google智慧型眼鏡,也都是陳列品。
博物館館長山謬威斯特說,「在失敗博物館裡,可以看到些失敗的科技產品,像是sony的betamax播放器,或者像我後面的這個專門給貓狗喝的肉汁口味維他命水。」
你可能想都沒想過,重機龍頭還曾推出專為男人設計的哈雷香水,因為和重機消費者的形象實在搭不上邊,最後也是慘賠收場。博物館中上百種荒謬又可笑的產品,大多是因為消費者不買單,被市場打入冷宮。
山謬威斯特說,「我決定要開失敗博物館,因為我對於那些媒體不斷報導的成功經歷感到很反感。」
就連知名大廠都會走上失敗的道路。厭倦大家追捧成功的館長威斯特,利用這些失敗的產品,要讓民眾了解,其實在創新的過程中,失敗更值得學習。
參觀民眾說:「我覺得是很棒的點子。因為這些都是被遺忘的東西,通常大家都會想把失敗經驗隱藏起來。但是若你用博物館的方式紀念,反而不會被遺忘。」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不少新的發明,一不小心明天就可能變成廢物。不過,有了前車之鑑,也許這些失敗品,能為民眾、以及實務界,帶來更多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