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業自力救濟 赴日招親改良品種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九孔養殖曾稱霸全球,2001年產量曾高達2500公噸,產值突破20億元台幣,成為漁村的重要經濟來源。但在2003年,國內養殖九孔開始發生大量死亡,整個產業面臨崩盤危機,九孔幾乎自餐桌上消失,在政府束手無策下,多年來新北市貢寮地區九孔養殖業者自力救濟,在缺乏經費以及科研支援下仍然堅持不放棄,甚至為解決基因劣化的問題,遠赴日本招親進行品種改良,終於讓產業露出曙光。
東北角的貢寮海濱,風大浪高,漁民不畏惡劣的天候,潛入水中,翻起石塊,抓了滿滿一簍的九孔,吊掛上岸。
==九孔業者==
大小粒 要分啦
大中小
這裡面也有鮑魚
台灣過去曾被稱為是九孔王國,2001年最高峰的時候,年產量接近2500公噸,創造台幣20億元產值,但2003年卻因為一場疫病,讓全台的九孔,幾乎全軍覆沒。
==九孔養殖戶 吳慈峰==
第一天死3斤
第二天死30斤
第三天差不多死300斤
==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 教授 張本恆==
現在證明 是鮑魚的皰疹病毒
在魚蝦貝類
這是第一次發現的病例
因為業者走私中國九孔苗,造成全台九孔感染病毒,產量直線下滑。不忍心血毀於一旦,九孔業者自力救濟,遠赴日本「招親」 進行品種改良。
==九孔養殖戶 莊傳旺==
拿日本的公九孔
回來 和本土母九孔雜交
經過一年又一年的馴化
九孔的生長就會比較好
日本的公九孔,因為不怕冷抵抗力好,台灣母九孔生長速度快,雜交之後九孔產量倍增。但學者警告,若再不注重育種管理,九孔大規模覆滅,有可能再度上演。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 教授 郭金泉==
(業者)一般就是
哪邊便宜 就跟哪邊買(種苗)
一定要責成公家的研究機構
-1去做這種育種的工作
-1這樣子才能確保 我們業者用的
每一次的種苗
都是挑選以後最好 最適合環境
台灣九孔因為境外病毒感染,近十年大量死亡,漁民自己摸索,靠著台日聯姻復甦產業。九孔復養,反映台灣養殖業,為何由盛轉衰,育種與防疫是當務之急。
記者 錢志偉、陳添寶 採訪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