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清明節吃潤餅 回春.團圓新詮釋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清明時節吃潤餅是一項傳統習俗,而潤餅也是市場裡熱賣的小吃,台北市正全力推動潤餅文化節,希望能賦與潤餅新生命,美食作家韓良露認為,潤餅最能代表春天,除了使用當季食材之外,在清明這天一家人一起包潤餅,也有團圓的意味。 張開比紙還薄的潤餅皮,鋪上花生粉,菜脯、扁魚酥和香菜,再放上一鍋滷好的高麗菜與春筍,淋上特製醬汁,捲起來,潤餅就完成了,微濕的口感,吃起來不乾不澀,這是典型新竹以北的吃法,美食作家韓良露認為,潤餅最能代表春天,因為內餡全都採用春天的食材,有重回大地、回春的意味。 回春、團圓是潤餅文化的新詮釋,即便南北對於潤餅的口味不盡相同,研究餐飲文化多年、前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認為,不要限制潤餅的作法,反而可以激發出不同的創意。 嚴長壽認為,台灣有許多小吃都可以融入台灣的傳統文化,讓小吃不再只是小吃,還能具有新的意義。 記者 林欣儀 謝其文 台北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