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
稱不符合國家利益 美國再度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全球美國川普政府22日宣布再度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是重新加入兩年後再度退出,理由是美國參與不符合自身國家利益,並指責教科文組織宣傳反以色列言論。
-
遊客塞硬幣許願 愛爾蘭「巨人之道」遭腐蝕受損
|全球「巨人之道」是北愛爾蘭著名的自然景點,早在1986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這裡的奇岩巨石和自然步道,每年吸引上百萬人造訪。觀光客為了許願,會把硬幣塞進岩縫裡。這些硬幣受到海風侵蝕,會生鏽、膨脹,最終導致玄武岩剝落。英國地質調查局在2021年,就預警必須採取行動,扼止人為破壞的行為。
-
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更新 德國新天鵝堡入列
|全球世界遺產名錄又有新地點上榜。坐落在群山中的新天鵝堡,是德國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每年吸引150萬名遊客前來朝聖,12日更傳來它已被正式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巴伐利亞州長隨即在X平台貼文興奮表示,「我們的童話城堡讓童話成真了!」
-
曾以「歌唱革命」推動獨立 愛沙尼亞歌舞節凝聚民心
|全球歷史上擺脫殖民多半伴隨流血革命,但波羅的海三國在1980年代末期脫離蘇聯,卻是透過歌聲完成,因而被稱為「歌唱革命」。日前愛沙尼亞舉行傳統歌舞節,2萬多人齊唱愛國歌曲,在俄烏戰爭陰影下,再次用歌聲凝聚民心,展現團結力量。
-
耗資1.2億元完成百年大整修 高第「巴特羅之家」重現風華
|全球西班牙建築大師高第的代表作「巴特羅之家」,2005年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後,一直是巴塞隆納的熱門景點。已經百年沒有大整修的巴特羅之家,為了讓建物回復到當年的完好狀態,找來建築師、歷史學家和工匠組成團隊,花費好幾年的時間進行修復。其中花費1.2億修復的建物背面,6月中正式對外開放,吸引大批遊客前來。
-
台灣藝人配合中共文化統戰 文化部研議追回或限制補助
|兩岸針對台灣藝人重大政治節日轉發中國官媒宣傳圖卡,以及台灣媒體及文化人士參與中共的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引來各界批評。文化部今(5)日面對立委追問,強調會和陸委會召開專案會議進行行政查核,如果違法,會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開罰;也強調中共假借文化之名,其實是進行周密的統戰伎倆,呼籲相關媒體及文化人共同珍惜守護自由民主台灣。
-
祕魯擬減半「納斯卡線」保護區 挨批放行非法採礦破壞古蹟
|全球祕魯政府近日決定,將把2000多年歷史的世界遺產「納斯卡線」考古保護區面積縮減近一半。考古學家及環保人士批評此舉是為非法採礦開門,並稱沒有足夠證據顯示被剔除的區域不具考古價值。
-
街道鵝卵石每月消失數十顆 比利時古城喊話遊客「別再偷」
|全球比利時布魯日市(Bruges)因完整保存中世紀的城市風貌,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但卻也引發過度觀光亂象,根據當地官員估計,市區內用鵝卵石鋪成的街道,每個月約有50到70顆鵝卵石不翼而飛,且旅遊旺季時,失竊狀況更加明顯。當局為此已出面呼籲,希望觀光客不要任意偷走街道上的鵝卵石當作紀念品。
-
中東千年沼澤存亡危機 中企獲探勘權、居民憂破壞生態
|全球橫跨伊拉克與伊朗的美索不達米亞沼澤被譽為中東綠洲,有7000年歷史,早在2016年就被列為世界遺產。但如今,這片珍貴濕地正面臨雙重威脅乾旱加劇、水源萎縮,政府更授權企業在周邊探勘石油,讓當地人與環保團體憂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