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基金會
-
拒菸團體公開菸商行銷伎倆 北市高中職周邊禁賣加熱菸
|生活為了讓青年學子遠離新興菸品危害,拒菸團體以WHO公布的菸商對年輕人行銷最常用3大技倆,包括魅惑行銷、酷炫裝置以及加味菸,提醒學生拒絕菸品危害。北市府也將實施高中職以下校園,周邊50公尺內,禁止販賣加熱菸的規範。
-
加熱菸有條件通過 拒菸團體籲暫緩上市許可
|生活國健署7月底公布加熱菸「有條件通過」,但現在上網搜尋關鍵字,就能查到許多賣家都在賣加熱菸,拒菸團體擔心這會是菸害防制的一大破口。國健署回應,中央和政府已經共同加強稽查,截至今(2025)年7月底,開罰的金額已經超過6億元。
-
加熱菸解禁遭批護航業者 國健署:未來嚴格把關審查
|社福人權衛福部國健署昨(29)日公布,有條件通過2家加熱菸業者14個品項審查,等於解禁開放加熱菸在台合法販售,遭反菸團體批評根本是犧牲台灣人民健康,與政府標榜的「健康台灣」背道而馳,更質疑衛福部公然為菸商護航。對此國健署長吳昭軍回應表示,一切依法行政,未來也會嚴格把關審查。
-
立委質疑衛福部拖延加熱菸審查 民團籲不應急於讓產品過關
|生活今(2025)年私菸查緝量大增,光是違法加熱菸就突破百萬包,但同時卻爆出海巡人員疑似和私菸集團勾結,詐領獎金,引發立委質疑數字的真實性。另外目前市面的加熱菸全數都還沒有通過衛福部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立委質疑衛福部拖延,但董氏基金會強調政府應優先思考如何減少新型菸品帶來的健康風險,而不是急於讓產品過關。
-
4.9%青少年曾遭網路霸凌 調查:17%選擇不求助
|文教科技每年6月第3個星期五是國際「停止網路霸凌日」,董氏基金會上午公布青少年網路使用與心理健康最新調查, 4.9%的青少年在1年內曾有被網路霸凌的經驗; 17%青少年被網路霸凌時,選擇不求助他人;使用網路時間愈多,憂鬱程度愈高。
-
民團憂加熱菸將開放 籲先公告禁止加味菸
|生活《菸害防制法》修法屆滿2週年前夕,加熱菸開放時機再度白熱化,多個家長團體、民間團體今(10)日指出菸商製造假議題、散播假訊息,政府卻沒積極澄清,而雖然開放加熱菸是既定政策,但開放上市之前務必公告禁止加味菸。
-
各界意見分歧難達共識 「班班喝鮮奶」下學期停辦
|文教科技農業部在今(19)日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證實,「班班喝鮮奶政策」執行到這學期,下學期停辦,主要是因為地方政府、產業、教育及教學等團體意見不同,無法取得支持。對此全教總肯定政院從善如流,呼籲別重蹈覆轍;不過乳業協會與董氏基金會則表達遺憾,為了確保學童健康,呼籲重新檢討政策再上路。
-
全教總公布年度十大教育新聞 「班班喝鮮奶」之亂成頭條
|文教科技全教總公布今(2024)年十大教育新聞,「班班喝鮮奶」的班班之亂成了頭條。全教總不滿政策,徒增校園紛擾與教師壓力,將金驢獎頒給農業部長陳駿季;不過希望學童多喝鮮奶補鈣的董氏基金會也指出,學童每日鈣質攝取不足,因此力挺政策,但認為須做好配套,完善冷鏈設備。
-
《精衛法》心衛社工量能成隱憂 衛福部:負荷比持續下降
|政治新版《精神衛生法》預定今(2024)年12月14日上路,不過有立委指出,心衛社工人力量能不足。衛福部回應目前相關負荷比都在持續下降中,會持續努力。NGO組織則認為,除了人力不足的問題外,政府也應將重心放在前端的衛教預防推廣,而不是後端的治療。
-
電子煙彈、加熱菸易取得 民團憂青少年易受危害
|生活15歲少年無照駕車肇事導致3死2傷,引發各界關注,尤其少年背包中還被發現電子煙彈。對此多個NGO團體認為,這揭示了青少年違法取得電子煙的危機,也認為加熱菸也是個隱憂,擔心青少年已轉為在社交軟體中交易,NGO團體要求政府加強規劃稽查的動作,補強管制上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