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
-
中國台辦指示國企供台生實習 私校工會:學校不會協助宣傳
|兩岸中共統戰手法多變,為了攏絡台灣年輕人,2016年就推出「銀鷹計畫」,今(2025)年更由中國國台辦動員數10家中國國企,提供台灣大學生暑期實習機會,除了食宿全包之外,每人每天補貼100元人民幣。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表示,過去幾年確實有聽過「銀鷹計畫」,不過近年來兩岸關係緊張,學術交流幾乎全斷,基本上不會有學校協助宣傳學生到中國實習。
-
涉助北韓駭客集團滲透美國企業 2台人、6中國人遭起訴
|全球美國司法部週一(30日)宣布,有9名嫌犯涉嫌協助北韓駭客集團假冒身分竊取美國企業的遠端工作職位,替北韓政權賺進至少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4億元。這筆資金被投入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計畫。9名嫌犯中包括6名中國人及2名台灣人、1名美國人,波士頓聯邦法院已經將他們起訴。
-
2024報稅季5月開跑 3大新制、扣除額試算一次看
|生活5月報稅季即將開跑,5月31日前須完成112年度綜所稅申報。今年有3大新制上路:年滿18歲可獨立報稅、基本生活費調高與CFC制度。CFC是什麼?各項扣除額有改變嗎?哪些人可以不用繳稅?怎麼用手機報稅?
-
尼泊爾醫師免費治療白內障 13萬患者重見光明
|全球南亞國家尼泊爾,是全球眼科疾病白內障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當地一名眼科醫師為了實現因病去世的妹妹遺願,以醫術挽救超過13萬名病患視力。他透過社會募資和英國企業家的捐款,替貧困的白內障患者動手術,期望在2030年前,讓50萬名白內障患者恢復視力。
-
中國新修反間諜法生效 個人與外國企業風險恐增高
|全球中國4月通過新修訂的「反間諜法」,在7月1日起正式上路,新法禁止傳輸任何與國家安全有關的資訊,美國政府和法律專家表示新法擴大解釋法條,對於間諜行為的定義相對模糊,未來外國企業在中國經營的風險也將升高。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中心資深研究員唐哲表示,「該法的修改不會形成太大差別,問題不在於國家和公共安全缺乏法源,問題是他們是否或何時盯上人,這個法律總會提供他們完整的職權,以打擊國家安全威脅為理由。」
-
Groups Urge Companies to Withdraw From Russia NGO籲企業撤出俄羅斯 亦莫運交敏感物資
|More than a year has passed since Russia invaded Ukraine, and at least six million Ukrainians have fled. Citizen groups convened a press conference on March 8 to demand the complete withdrawal of mult
-
微星與喬山未撤出俄羅斯 NGO籲勿成侵略幫兇
|政治烏俄戰爭超過一年,造成至少600萬烏克蘭難民,公民團體今(8)日舉行記者會,呼籲跨國企業應該全面撤離俄羅斯,並且不要把機械及微電子零件出口到俄國,以免被軍隊利用,並且強調,經過去函及查證公開資訊後,推定喬山及微星科技仍繼續在俄國的商業行為。
-
美國停發供貨華為出口許可證 中國批「科技霸權」
|全球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擴大圍堵中國科技,已經停止發放美國企業供貨給中國電信設備公司華為的出口許可;中國表示,美方行為是赤裸裸的科技霸權。
-
拜登籲美企業挺晶片擴產法案 本週可能與習近平熱線通話
|全球美國總統拜登上週確診新冠病毒後,目前幾乎已沒有任何症狀,25日他不僅跟美國企業舉行視訊會議,呼籲支持美國晶片增產法案,同時也表示,本週可能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熱線通話。此外,印尼總統佐科威已經抵達北京,將會見習近平跟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
-
G7財長會議支持課徵15%全球企業稅 臉書、Google同表樂見改革
|地方全球七大工業國財政部長5日達成重大協議,支持針對臉書、Google和亞馬遜等大型跨國企業,課徵最低15%的「全球企業稅」,預計會在7月的G20財長會議進一步討論細節。 全球七大工業國(G7)財政部長,5日在倫敦召開的會議中達成協議,支持對大型跨國企業,課徵至少15%的全球企業稅,避免各國為了吸引投資降稅而形成惡性競爭。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形容這是場歷史性的成就。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表示,「課徵全球最低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