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
-
刊登假代工廣告詐逾5百萬 2嫌一審判處7年徒刑
|社會有民眾誤信詐騙集團在社群刊登的輕鬆代工求職廣告,以通訊軟體LINE加入對方好友後,一步步落入集團設下的虛擬貨幣交易詐騙陷阱。警方查出有10名被害人,財損超過500萬元。法院審理後,認定2名嫌犯涉犯《刑法》偽造公文書、《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以及《洗錢防制法》等罪,判處7年有期徒刑。
-
澳洲12月起禁16歲以下擁社群帳號 平台違規最高可開罰10億
|全球澳洲「社群媒體限制令」將於12月10日正式上路,禁止16歲以下者建立或擁有臉書、IG、TikTok等社群帳號,且社群平台若違法,最高可開罰約台幣10億元。澳洲網路安全辦公室表示,此舉是為延遲青少年使用社群平台的時間,避免青少年因社群機制導致壓力、不安,進而造成長期身心危害。
-
列管同仁臉書要求按讚分享 高雄三民區長遭調職
|地方高雄市三民區公所要求同仁臉書帳號必須交出列冊管理,如果沒有臉書帳號也會由公所協助創設,來增加公所政策在社群的推廣率,也會不定期查核員工帳號是否有確實按讚、追蹤。事件透過民代曝光,市府回應,此案屬單一個案,已將該區長調離、轉任非主管職,也會針對疏失追究相關責任。
-
幼教人員社群公開羞辱孩童 台南教育局調查是否違法
|地方台南某私立幼兒園助理教保員將孩童的照片公開放置在個人社群平台上,還加註羞辱不雅字眼,經民眾檢舉後,園方表示該名助理教保員已關閉帳號並離職,但教育局強調,即使離職仍會追查違法行為。而另一所公立幼兒園,3年前也發生不當管教案件,家長近期接獲最終裁處,不滿教育局放任不適任老師。
-
法數位宵禁限制青少年社群使用 芬蘭立法禁學生在課堂用手機
|全球長時間滑手機不僅影響專注力與學習效果,也使部分青少年陷入孤立或焦慮。各國政府紛紛開始出手規範了,法國推動禁止15歲以下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並對15至18歲實施晚間10時至早上8時的「數位宵禁」,芬蘭則立法限制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
-
尼泊爾「Z世代抗爭」已逾20死 事件爆發經過一次看
|全球尼泊爾人民近期因不滿政府貪腐、經濟低迷及封鎖社群媒體,引發大規模「Z世代抗爭」,已造成逾20人死亡。尼泊爾總理奧利雖已宣布解除相關禁令並請辭,但抗爭並未停歇,示威者仍縱火燒毀辛哈杜巴宮及多個政府部門大樓。為什麼尼泊爾政府要管控社群?示威出現的「#NepoBaby」標語是什麼意思?國際是怎麼看這場示威?
-
尼泊爾社群禁令引發示威 警方鎮壓釀19死
|全球尼泊爾在社群平台大規模遭禁後,引爆「Z世代」上街抗議,衝突在首都加德滿都迅速擴大,警方使用催淚瓦斯、水砲與實彈驅散人群,造成至少19人死亡及上百人受傷,政府並在國會周邊等重點區域實施宵禁。示威訴求除撤銷社群禁令,也高喊「反貪腐、要未來」。
-
桌球好手林昀儒代言台菜料理 社群分享美食調劑身心
|文教科技台灣桌球一哥林昀儒,近日在賽季空檔返台,首度代言台菜料理活動,長年面對高強度的比賽,去(2024)年創建個人美食帳號,以美食調劑身心,呈現賽場下「小林同學」的另一面。
-
校園手機禁不禁 師生家長怎麼看?【獨立特派員】
|社會自2007年第一台智慧型手機問世至今才18年,從家庭、街上、公司、校園都有同一風景-人手一機、低頭滑手機。尤其在校園,老師台上教學、學生台下滑手機。記者採訪校方、老師、家長及學生,發現禁不禁手機是表面議題,檯面下則是權力衝突,以及疫情後跟108課綱上路都讓禁不禁手機的考量更為複雜,難用全面禁止一刀切的命令來規範。
-
攝影師性侵未成年 29人受害、上細漢的才12歲
|台語新聞有一名姓吳的查埔人咧兼做攝影師,涉嫌透過社群、交友軟體閣有參加Cosplay攝影活動,用誘拐和強迫等方式,性侵29名未成年少女,閣共過程翕落來,上細漢的受害者干焦12歲。雲林地檢署今仔日 (9/3) 依照強制性交佮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等罪嫌提起公訴,上重會當關25年。(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