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港局
-
中籍貨輪去年擱淺野柳岸邊 殘油抽畢預計9月底拖往韓國
|地方中國籍貨輪「鈺洲啟航」去(2024)年10月為了躲避颱風出港,卻不敵強風強浪,在野柳外海失去動力,最後觸礁擱淺在新北市的野柳岸邊,在航港局的監督下,船公司抽完船艙內超過280噸的殘油,近期船上3座的橋式機將移除完畢,預計9月底船體將拖到韓國處理。
-
高雄港客船防救災演練 中央地方合作提升救災效能
|生活由交通部及高市府舉辦的高雄港大型客船災害防救演習,今(3)日在17號碼頭登場,分為海難救援應變及船舶油污應變2大部分,並細分6項演練科目及9種突發狀況,希望透過中央地方跨機關合作提升災害防救效能。
-
澎湖輪首航基隆 280旅客搭乘、航程11小時
|地方為推動海洋觀光,交通部試辦的新航線之一澎湖到基隆港,昨(25)日啟程,由澎湖輪搭載200多名旅客,其中臥鋪旅客搭載率達94%,經歷10多小時航程,今(26)日上午抵達基隆港,部分團客展開岸上行程觀光。學者分析,藍色公路具有票價優勢,但搭船時間長,未來須多優化硬體設施,也要克服海象的挑戰。
-
小琉球7/1起搭船改實名制 海膽納入保育對象
|地方屏東小琉球已經是近年國旅熱點,為顧及遊客權益及生態發展,屏東東琉線交通船從7月1日開始改採實名制,小琉球島上也祭出包含納管蛤板灣收取保育費,及將保育區海膽納入保育對象等新制。而澎湖每年只在7至8月開放採海膽,但過往市場海膽堆積如山的畫面不在,攤商表示去(2024)年冬天因天氣冷,有大量海膽種苗死亡,推測可能是減產原因。
-
蘭嶼外籍貨輪去年10月擱淺至今 原訂6月移除遇技術問題延後
|環境去(2024)年10月日山陀兒颱風期間,一艘巴貝多籍的貨輪擱淺在蘭嶼龍門港附近海岸,到現在都還沒有移除,而且晚上還會發出亮光,有遊客認為這樣除了形成光害,看星空有點掃興。而這艘擱淺貨輪原本規畫6月就要移走,不過航港局表示,目前貨物處理有技術的問題,可能會再延後。
-
中鋼承租港輪擦撞高雄港碼頭 波及2台船沉沒、斷纜
|社會由中鋼旗下中鋼運通公司承租的香港籍輪船「明鴻號」,昨(9)晚卸完貨從高雄港二港口出海時,擦撞台船89、90號碼頭,波及鄰近停靠的工作小艇台船8號以及拖船台船12號,初步掌握船隻損失近千萬,營業損失尚難以估計。高雄港務分公司今(10)日登船檢查蒐證,也管制該船出港,後續將依責任歸屬求償。
-
鑫豐輪擦撞金門烏坵碼頭進水 航長棄船、9船員獲安置
|社會1艘貨船「鑫豐輪」7日停靠金門烏坵,不慎擦撞碼頭,導致船艙進水,情況無法控制,船長8日凌晨宣布棄船,9名船員全數接送到烏坵鄉公所安置。交通部航港局表示,觀察海面及岸際有少量浮油,已經督促他們派船吸附油污,並且進行抽油及船體移除,如果遲遲未完成,將依《商港法》裁處。
-
國道公路管制路段、雙鐵加開班次 2025春節交通疏運措施一次看
|生活本週六(25日)開始就是為期9天的春節連續假期,交通部啟動春節疏運計畫,除台鐵加開特定班次全車自由座外,國道客運也推出6折等優惠協助分流。另外,公路局也列出26處省道易壅塞路段。春節期間哪些路段將進行管制措施?各項大眾交通運輸又有哪些疏運規劃?《公視新聞網》為您重點整理。
-
台灣被稱遊艇王國,遊艇休憩活動發展與國安的兩難?【獨立特派員】
|產經台灣雖然提倡海洋政策,但遊艇卻不普及。這是因為早期有海禁,近十年政府雖然鬆綁管制、鼓勵民眾親近海洋,但民眾對遊艇的印象還是很昂貴。其實現在已經有較多元的選擇,有些遊艇幾十萬買得到,相關旅程也是千元有找。台灣遊艇普及化如何起步、又遇到哪些困難?
-
中國籍貨輪擱淺野柳 颱風前出海程序引關注
|生活中國籍貨輪「鈺洲啟航」在康芮颱風期間擱淺野柳岸邊,而這艘貨輪在颱風前的出海程序引發關切。航港局表示,皆依照規辦理,因該輪載重無法在基隆港避風,颱風前就自行提出離港申請,基隆港務公司也在28日傍晚就同意出港,卻在隔天離港回程擱淺,將進一步檢視相關規範有無精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