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校園
-
教師增加身心調適假 1學年3日、校方袂使拒絕
|銓敍部今年完成「公務人員請假規則修正草案」,公務人員新增加逐年會當請3日的「身心調適假」。教育部最近也正式預告修正「教師請假規則」,增加教師逐學年3日身心調適假,會當用點鐘來請,而且學校袂使拒絕。(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教師每學年3天身心假擬增訂 以小時請假、學校不得拒絕
|文教科技銓敍部今(2025)年完成公務人員請假規則修正草案,公務人員新增每年可請3日身心調適假,教育部近日正式預告修正教師請假規則,增訂教師每學年3日身心調適假,並得以小時請假,學校不得拒絕,也不可對教師有不利處分。
-
教育部預告修正「教師請假規則」 每學年增訂3日身心調適假
|生活教育部近期預告修正「教師請假規則」,增訂教師每學年3日身心調適假,且可以小時為單位請假,請假日數併事假計算。另外,若教師須請假為性侵、性騷等性平案作證,學校應給予公假。
-
涉性侵女學生遭終身解聘 宜蘭某體育老師不服提行政救濟
|文教科技宜蘭縣某國中去(2024)年爆出體育老師在其他學校任教時對女學生伸出狼爪,全案經4個月的調查,學校召開教評會認定該教師違反《性平法》,決定終身解聘。不過該教師不服,近期已提出行政救濟。宜蘭縣政府13日也召開拒絕兒少性剝削宣誓活動,向學生宣導不拍、不傳、不留及要求助的口號,要讓校園環境更友善。
-
性平會稱林郁婷跨性別選手引議 教育部:文字過於簡略造成誤解
|文教科技教育部在去(2024)年12月底召開性平委員會大會,性平會委員關心林郁婷在巴黎奧運期間遭遇的網路霸凌事件,要求體育署報告事件的處理過程及維護選手權益的具體作為,不過會議紀錄卻明載「將以拳擊選手林郁婷為例,保障跨性別選手參賽權」引發爭議。教育部澄清是結論文字過於簡略而導致外界誤解,已下架更正。
-
-
青少年吸電子煙近3年增1.4倍 國小高年級推菸害防制教學
|社福人權《菸害防制法》在今(2023)年3月修正施行,除了全面禁止電子煙,也將禁菸年齡提高至20歲。不過衛福部國健署調查發現,青少年吸電子煙比率超過紙菸,且短短3年增加1.4倍。因此衛福部和教育部合作,首度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製作菸害防制教學包,引導學生破解菸品迷思,讓學生勇於拒絕菸品及電子煙。
-
弱勢童難融入群體 國教盟:被霸凌風險增
|社福人權教育部推動友善校園,希望減少霸凌與歧視,國教盟7日上午在立院公聽會表示,多數弱勢家庭的孩子仍難融入群體,增加被霸凌風險。全教總指出,這幾年有專輔人力,但處理霸凌事件,校安人力缺乏,需更多專業人力支持。
-
MeToo浪潮曝性平意識不足 民團籲國中小應落實性教育
|文教科技今(2023)年掀起的Metoo運動,暴露出台灣社會性平意識的不足,性別教育團體呼籲國中小要落實全面性教育,不只著重生理衛教,也要從性、性別和情感交流等多面向討論教學,教育部回應已邀集相關學者,討論中等學校性教育發展的教學指引。
-
經濟系選舉政見涉歧視 台大:惡意或玩笑都不能被接受
|社會台大經濟系學生會正副會長選舉,其中一組候選人的政見涉及族群和性別歧視,引發爭議。台大校方今(23)日發布聲明,表示「我們深感遺憾並責無旁貸」,並強調「無論出於惡意或玩笑,皆不能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