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
-
宏國在野黨總統候選人表態復交 我外交部:依尊嚴原則保持溝通
|政治我國前中美洲友邦宏都拉斯將在11月舉行總統大選,而近期有美國拉美問題專家撰文分析,宏都拉斯與台灣重新建交的可能性,對此我外交部今(12)日表示,持續關注宏國選情發展,並將依照符合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尊嚴原則,探討雙方未來關係發展的可能。
-
不滿北市助理服務沐浴改擦澡 身障團體籲衛福部修法保障尊嚴
|社福人權多個身障團體日前召開記者會,批評台北市自立生活服務申請困難,而且違反人權。沒想到3天後台北市逕自宣布,原本個人助理服務表單中的「沐浴清潔」項目,將從7月1日開始取消,改用「清潔盥洗、擦澡」選項來取代,變成模糊不清的「擦澡、清潔」服務,也引發身障團體不滿。
-
總預算刪939億800案仍待表決 卓揆:不能刪安全、減尊嚴
|政治行政院長卓榮泰上任後,首度前往金門視導,肯定海巡隊一年來出動175艘次艦艇,應對54次中國海警船襲擾。對於藍白聯手針對114年度總預算案,通案刪減939億元,卓榮泰強調,刪不能刪安全、減不能減尊嚴;各部會也發聲明,指刪減預算,不利業務推動,國防部就表示,鉅額刪凍額度,將削減國軍應對共軍侵擾的應處能力。
-
《病主法》上路將滿6週年 拚年增2萬餘人簽署預立醫療
|社福人權知名作家瓊瑤輕生離世,善終議題又再度引發討論,我國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將滿6週年,鼓勵民眾透過預立醫療決定,讓病人擁有尊嚴善終權利,不過到現在只有9.3萬多人完成健保註記,簽署率不到成年人口的1%,衛福部強調,今年目標希望再增加2萬到2萬5千人簽署。
-
退將在港起立聽中國國歌 恐涉犯「吳斯懷條款」
|兩岸前國民黨黃復興黨部主委、也是退役少將的臧幼俠,8月到香港出席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活動,現場高唱中國國歌時,臧幼俠沒有迴避還起立聆聽,引發爭議。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批評,是對軍人尊嚴最大諷刺。國民黨則回應,臧幼俠已經不具有黨職身分,出席活動前並沒有知會黨務系統。而臧幼俠恐怕涉及違反兩岸條例的吳斯懷條款,違者最重可剝奪月退俸。
-
上千教保員上街遊行 提11訴求爭取有尊嚴工作環境
|社福人權上千名教保員今(3)日不畏烈日,從中正紀念堂一路出發,遊行到教育部,他們怒吼,為國家照顧下一代,卻得不到政府的照顧。教保員身處於充滿歧視與貶低的職場環境,今日走上街頭,就是要爭取一個健全有尊嚴的工作環境。
-
瑞士長照秉持以人為本 團隊全方位服務助善終
|地方台灣即將在明(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隨著民眾長照需求增加,如何提高長照品質引起討論。而在瑞士,不論是長照機構還是居家照護,在訂定和執行照護計畫時,都秉持以人為本的精神,讓長者保有尊嚴走完人生最後1哩路。
-
秘魯首例尊嚴死患者辭世 法國會展開安樂死辯論
|全球人類對於身體的自主權,是否包括選擇有尊嚴的死亡?一直引發廣泛討論與省思。南美洲秘魯,第1位法院破例允許安樂死的民眾,心理學家安娜艾斯特拉達在21日辭世,得年47歲。而法國國會則是在22日,針對安樂死合法化的法案進行辯論。
-
梵諦岡宣言批評變性、代孕 遭抨擊過時且有害
|全球梵諦岡教義部(Dicastery for the Doctrine of the Faith)部長近期批准為同性伴侶祈福的法案,引發保守派反對。但在昨(8)日又發布《無限尊嚴》(Infinite Dignity)宣言,強調性別重置手術、性別倫理與代理孕母是對人類尊嚴的嚴重侵犯,遭批宣言過時且有害。
-
中國千禧世代移民泰國成熱門 專家:追求自由與尊嚴生活
|全球新冠疫情後,中國經濟發展不如預期,導致許多千禧世代年輕人移民他國。其中,由於泰國簽證取得容易和生活成本低,成為熱門選擇。專家認為,這些中國年輕人不會像過去的中國移民執著於追求財富,反而更嚮往過著自由和有尊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