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
-
鰲鼓濕地泡水多日,是天災還是人禍?【獨立特派員】
|環境2025年7月丹娜絲颱風挾帶西南氣流豪雨,重創嘉義東石鄉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造成嚴重淹水災情,積水逾40天未退,園區被迫封閉至9月底。此次災情不僅凸顯地層下陷持續惡化的問題,排水設施功能不彰、台糖養豬場上萬頭豬隻溺斃、生態環境遭受衝擊等多重危機更一一浮現。這片每年吸引近300種鳥類造訪的重要濕地,正面臨極端氣候與管理失能的雙重考驗,候鳥季前景令人憂心。
-
李鴻源示警大雨恐釀二次堰塞湖 中央研議做溢洪道或排水設施
|生活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後,造成下游堤防損壞,中央設置「鼎塊」、「太空包」及「臨時土堤」三道保護層,進行臨時的堤防整建。水利署表示,明(4)日將完成第一階段3公尺的土堤建構,可達一定保護標準,除非有大雨,否則洪水不會再進入市區。但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示警,上游還有2.5億泥沙,如果有豪雨或地震,恐再形成「二次堰塞湖」。中央則證實,確實有風險,除了加固堤防,也研議做溢洪道或排水設施。至於,國慶前後可能有新的熱帶擾動,則是提前訂定撤離疏散計畫。
-
傅崐萁質疑堰塞湖未採爆破 農業部:恐引山體大規模崩塌
|生活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水量雖然已在消減,國民黨立委傅崐萁質疑,為何中央先前不願用爆破解決,農業部今(25)日回應,專家會議之前就評估過,爆破拆除可能會引發周邊山體更大規模的崩塌,而且考量當時壩體不穩定,虹吸和壩頂降挖都難以進行。有學者分析,目前要以人為消解堰塞湖的難度高,應該聚焦在精準監測,評估擴大撤離範圍,透過預防措施降低災損。
-
高雄5山區今停班停課 市府提前撤離1835人
|地方受颱風樺加沙影響,高雄山區這兩天降下豪大雨,那瑪夏、桃源、甲仙、六龜及茂林5山區今(23)日停止上班上課,為確保山區居民安全,昨日提前撤離共1835人,儘管颱風雨量主要在山區,但為防範急降雨導致排水不及,市長陳其邁上午接連到大社、仁武及旗山視察防汛整備狀況,同時也提醒沿海低窪地區民眾,沿海目前仍有2到3公尺大浪及長浪,須慎防積淹水及海水倒灌。
-
歷史上的今天》納莉颱風:那一年,台北變成了湖 |電信、捷運都癱瘓|我們的島【島上檔案】
|環境2001年9月,一個名叫「納莉」的颱風,在西北太平洋上誕生。當時沒有人料到,它會成為台灣氣象史上最詭異的一場災難。一夕之間首都台北淪陷,宛如一座台北湖,究竟這場都市水患,是如何發生的,納莉帶來哪些訊息? 一起回顧九月颱風,那一年的納莉...
-
丹娜絲後續》七股顧沙洲|沙源流失背後的原因、衝擊與省思?【我們的島】
|環境台南七股潟湖,長年以來是蚵農、漁民、觀光業者賴以維生的場域,也是守護沿岸聚落的重要屏障。然而,河川輸沙量減少,以及突堤工程對自然流沙的阻斷,這片水域與三座沙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今年的丹娜絲颱風又給七股沙洲帶來什麼樣的新危機?
-
颱風豪雨屏東滿州、恆春積淹水 國軍支援清理
|地方楊柳颱風雖已遠離,但善後工作正要開始,因為颱風昨(13)日為屏東恆春半島帶來強風豪雨,導致滿州、恆春等地區,多處道路、民宅等傳出災情。由於多數積淹水都挾帶著泥沙,14日放晴後,縣府出動灑水車清理馬路,國軍也派人前來支援。水利處解釋,恆春時雨量接近100毫米,才導致排水不及,承諾會盡快完成雨水下水道系統,強化當地排水效能。
-
楊柳過境高雄強風豪雨 7旬翁屋頂巡檢墜落不治
|地方楊柳颱風過境,高雄昨(13)日一度出現11級陣風、也夾帶豐沛雨水。山區多處道路、民宅毀損,還有鐵皮屋整棟被吹翻,市區也有社宅因水管鬆脫、排水不及,公共區域漏水還有飲料店冰箱被吹倒,道路上的人孔蓋因大雨位移,造成騎車民眾摔傷等意外,甚至發生一名7旬老翁因房子漏水到屋頂檢修,不慎墜落死亡的遺憾。
-
楊柳侵襲高雄桃源道路民宅毀 市區社宅排水不及漏水
|地方楊柳颱風昨(13)日侵襲花東及南部縣市,為高雄帶來強風豪雨,山區桃源有多處道路及民宅毀損,甚至有鐵皮屋整棟被吹翻。但不只山區,市區風雨同樣驚人,凱旋青樹社宅就因水管接頭鬆脫加上排水不及,導致高樓層公共區域漏水;楠梓還有飲料店比人還高的冰箱,直接被強風吹倒。
-
排水系統難宣洩 彰化社頭鄉清水村1個月淹5次
|地方最近降雨頻繁,彰化社頭鄉清水和山湖兩村頻受淹水之苦,昨(10)日下午一場強降雨,又讓當地道路成了大河流,夾帶土石滾滾而下,當地村長表示,這是當地的芋仔坑排水系統暴漲,導致大水無法宣洩,從上(7)月颱風侵襲至今,洪水已經暴漲5次之多,讓村民很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