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基隆調和街泥水溢流 市府會勘判定是「內陸湖」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受到東北季風等影響,基隆市出現持續降雨,不過11日在調和街一帶卻出現了泥水溢流的狀況,引發擔憂是否重演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狀況。基隆市工務局今(13)日下午到現場會勘,市府也解釋,目前判定此湖泊是內陸湖,已向國土署爭取經費,規劃施作側溝、加強排水。

工程人員出動機具,一路把山坡旁超過1人高的雜草、樹木鋸開,終於開出一條路,看到後方混濁的湖水。13日下午,基隆市工務局大陣仗出動前往調和街旁的山坡地,全因為前2天的這景象——滾滾泥水沖向馬路,直接佔據4條線道,工作人員緊急堆置沙包。

受到熱帶性低氣壓和東北季風影響,基隆連日降雨,中正區調和街出現泥水溢流,追查原因就在這裡。

基隆市工務處副處長洪延良指出,「今天勘查之後,其實它的整個周邊的林相跟地質狀況都非常的穩定,那所以基本上,技師這邊也建議說這個內陸湖,它的下游的排水狀況要顧好。」

經過了解,這塊內陸湖位置屬於私人土地,經過當地調閱資料,發現是從2024年山坨兒颱風、康芮颱風以前就存在,具體成因還要調查,不過由於下游就是社區和醫院,民眾也高度關注。

下游社區居民胡先生表示,「當然擔心,因為最近一直在下雨,然後下得又太過於頻繁。」

下游社區居民林小姐說,「我們現在都沒有任何的消息,也不知道說是怎麼一回事,希望趕快跟我們講怎麼辦。」

民眾希望住的安心,因為就在前幾日,一度引發外界擔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重演,市府則緊急澄清,這是內陸湖,面積也差很多。

基隆市長謝國樑說明,「它的面積大概是700平方公尺,跟花蓮的137萬平方公尺溢流前的面積相差了大概2000倍,所以我想它對城市的影響,應該相對比較有限。」

目前現場環保局已經施作臨時導排水設施,將水量導向調和大排。而市府也向國土署爭取新台幣2775萬元經費,規劃新設3段側溝、加強排水,降低危險。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