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
-
丹麥動物園向民眾徵「不要的寵物」 將安樂死用於飼養肉食動物
|全球丹麥的奧爾堡動物園近日在官方社群發文,希望民眾可以捐贈不想繼續養的健康寵物,例如雞、兔子和天竺鼠等,並將用來作為園區內的掠食性動物的食物。園方強調,「這樣做是為了模仿動物界的天然食物鏈」,且會以溫和的方式安樂死這些動物。
-
南韓狗肉禁令2027年上路缺安置措施 50萬隻食用犬恐部分安樂死
|全球南韓2024年立法通過狗肉禁令,並給予業者3年寬限期,但近期BBC報導指出,當地業者批評政府至今仍未推出實際安置措施,50萬隻「食用犬」恐有部分面臨安樂死。根據報導,食用犬的體型較大,不適合居住在公寓大樓中的人領養,且這些狗多具有屬於攻擊性犬種的土佐犬血統,依法須獲得核可才能飼養。動保團體呼籲,南韓政府應具體討論安置計畫,而非仰賴動保團體收容。
-
法「協助死亡」法案一讀通過 癌末患者盼有生命自主權
|全球法國國會下議院日前一讀通過「協助死亡」法案,在特定條件下,允許醫師提供藥物,讓絕症末期患者自己或在專業人員協助下使用,來結束生命,踏出安樂死相關立法的第一步。這項法案爭議多年,獲得9成民意支持,但也受到許多保守團體反對,未來還有漫長的議會攻防。不過,也有接受安寧照護的患者表示,希望自己有選擇的自由。
-
法下議院一讀「協助死亡」法案 有望允醫療助病患安樂死
|全球安樂死是許多社會高齡化國家的修法議題,法國國會下議院國民議會,在當地27日一讀通過一項合法「協助死亡」法案,讓病患在一定的條件下,能獲得醫療協助結束生命。儘管未來還需要在參議院、國民議會中反覆審議,仍是法國立法通過安樂死法案中,重要的第一步。
-
人熊新關係/救傷、收容量能皆不足 野放黑熊是最好選項?【圖解】
|環境今年尚未過半,林保署出隊救傷黑熊已經達11次,創下歷年新高,更為有9件集中於東部,東部唯一的救傷中心,照顧人力與收容空間皆抓襟見肘,擔心無法負荷未來可能持續增加的救傷案件。此外,即便順利救治黑熊,個體野放後也出現返回社區及農園的現象,救傷團隊正重新思考,獲救黑熊是否還適合回歸山林?若不野放,又該如何提升收容量能?
-
安樂死立法醫界看法兩極 衛福部:社會無共識仍待討論
|社福人權安樂死是否合法化,近期再度引發議論,立法院下午舉辦安樂死立法討論座談會。對此,醫界看法兩極,有人認為違反醫學倫理,但也有人主張,若經過完整安寧緩和醫療仍無法解除痛苦,可有條件主動終止生命。不過衛福部強調,安樂死議題目前社會尚無共識,還需有更多的公民對話與討論。
-
末期且處於長期痛苦 台大研究近9成贊成醫師協助死亡
|社福人權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24)日發布最新調查,了解台灣社會針對於醫師協助死亡的看法,在3000多份問卷中,近9成贊成如果末期且無法緩解長期痛苦的狀況,病人有權利要求醫師協助死亡。但調查也顯示,醫事人員對於調查中提及的任何一種情境都不支持。衛福部則表示台灣已有《病人自主權利法》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若執行流程有不便之處會再進行優化。
-
荷蘭精神疾病安樂死人數14年增百倍 官方籲醫師高度謹慎評估
|全球荷蘭是全球首個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根據該國去(2024)年數據顯示,安樂死人數比前一年增加10%至將近1萬人,其中有219人是因精神疾病選擇安樂死,與2010年只有2起相比增加逾百倍。荷蘭安樂死審查委員會指出,部分案例未盡應有的評估及醫療護理,呼籲醫師須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安樂死高度謹慎。
-
沒入比特犬去留引討論 農業部:將評估矯正或認養可能
|社福人權台北市比特犬Lucky遭動保處沒入後是否適合再給民眾認養、或應該安樂死,引發討論。《動保法》明訂,動物對公共安全有立即危險,或收容動物嚴重影響公共安全,可宰殺。不過農業部表示,還是訂出判定準則,攻擊性犬隻須評估能否行為矯正,經過專業評估才會決定是否人道處理。
-
動保法規定 動物若嚴重影響公安、會當安樂死
|臺北市這隻跳出來咬人的比特犬予𤆬去強制安置了後,敢會予人來認養、抑是共伊安樂死?動保法有規定,動物對公共安全有隨發生的危險、抑是收容動物嚴重影響公共安全,會當共滅掉。農業部表示,猶是愛經過專業評估動物本身敢有法度改變,才來決定敢欲人道處理。(此則新聞標題、內文為臺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