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安樂死立法醫界看法兩極 衛福部:社會無共識仍待討論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安樂死是否合法化,近期再度引發議論,立法院下午舉辦安樂死立法討論座談會。對此,醫界看法兩極,有人認為違反醫學倫理,但也有人主張,若經過完整安寧緩和醫療仍無法解除痛苦,可有條件主動終止生命。不過衛福部強調,安樂死議題目前社會尚無共識,還需有更多的公民對話與討論。

已故知名主播傅達仁因罹患胰臟癌末期,飽受病痛所苦,2018年到瑞士選擇安樂死,享壽85歲,生前他曾倡議安樂死在台灣合法化,但始終未能如願。

立法院7日下午舉辦安樂死立法討論座談會,對此,醫界看法兩極。

北市聯醫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說,「我們走到最後一步,是不是有難以忍受的痛苦而且無替代療法的時候,再來考慮說,是不是有極少數的病人能夠真正適合這樣的個案。」

馬偕醫院安寧中心醫師蘇文浩認為,「在醫學的訓練裡面,都是以疾病作為不管預防治療或者緩解,從來不會以死亡作為醫學教育的核心。」

民間團體則指出,雖然國內已有涉及病人善終決定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但實施5年來僅有10.3萬多人完成簽署,顯示民眾可近性不高,至於是否制定安樂死法案,也各有立場。

台灣生命自主權利促進協會理事長紀岳良表示,「如果你現在不做,你就是丟著那些人在那受苦,有錢人他就去安樂死,沒有錢的人怎麼樣,他可能就使用極端的方式,這個是你要的嗎?」

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林明慧則提到,「貿然施行的話,擔心會更刺激我們的自殺率再往上升。」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回應,「在自己還是健康的時候,就要去決定未來5種臨床情況的時候是不要有流體餵養這些醫療的給予,所以這一塊我們還是會繼續的努力來做。」

事實上2021年、2024年相繼有民眾在國發會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安樂死合法化連署,時代力量也曾在2023年11月送出黨團版本《安樂死條例》,但最後都無疾而終。

衛福部強調,安樂死議題目前社會尚無共識,還需有更多的公民對話與討論。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