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棚
-
丹娜絲颱風 狂風的考驗|極端氣候下的農漁危機【我們的島】
|2025年第一個影響台灣的颱風丹娜絲(國際命名Danas),在距離台灣相當接近的位置生成且路徑罕見,由台灣海峽南部北上,在7月6日深夜11點40分左右登陸嘉義縣布袋鎮,這也是自1958年氣象署有較完整颱風紀錄以來,第一次由嘉義登陸的颱風。
-
金廈海域未經核准蚵棚誰拆除? 政院:不會讓中國漁民進我水域
|兩岸金門與廈門間的檳榔嶼海域,竟然存在70幾公頃未經金門縣政府核准的蚵棚,外界憂心中國漁船一旦越界採收,將形成執法的「灰色地帶」,甚至成為國安漏洞。雖然金門縣府認為,可以比較過去扁政府模式,讓對岸漁民自行將違法蚵棚拆除、帶回,但行政院定調,不會開放中國漁民進入我方水域,違法蚵架將由我方處理。
-
金門海域違法飼蚵 倩中國漁船過界鬥收蚵仔
|金門和廈門中央的海域,長期以來攏有人違法飼蚵仔,這幾年範圍愈來愈大,甚至有業者會倩中國漁船來採蚵仔。因為活動範圍就佇金門廈門的限制水域附近,已經變做國安空縫。海巡除了會掠這寡中國漁船,金門縣政府也講,會和中國協調,共蚵仔棚拆掉。(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金廈海域非法蚵棚氾濫 業者雇中國人越界養殖
|兩岸金廈海域長年存在違法蚵棚,養殖業者多年來違法擴大養殖範圍,目前達到72.38公頃,被形容是「違建珍珠海」,業者還僱用中國漁船越界協助捕蚵。由於緊臨金廈禁、限制水域線,形成國安漏洞,海巡積極查獲中國越界漁船,金門縣政府表示,持續與中國協調拆除作業。
-
雲林淨灘已撿逾3千公斤海廢 漁網、漁具占比最高
|地方雲林縣海岸線總長55公里,隨著近年環境保護更加被重視,縣環保局透過民間及企業等16單位辦理淨灘、淨海活動,從2020年至今(2025)年已撿拾3000多公斤海洋廢棄物,其中又以漁網、漁具及竹木等漁業廢棄物占比最高。而有當地養殖協會則希望能透過更有效回收機制,增加養殖漁民將廢棄漁具做有效回收。
-
台南蚵棚遭浪襲牡蠣沖上岸 醫:不建議撿回家吃
|地方台南安南區的青草崙堤防是蚵農養殖浮棚式牡蠣的地點,這幾天南部天氣不穩、浪大,蚵棚被打壞,把大量的牡蠣和牡蠣殼沖上岸,使得海岸線堆滿牡蠣殼,不少民眾將牡蠣撿回家。醫生提醒,這些牡蠣生菌數、大腸桿菌數都超標,不建議帶回去吃;真要食用,一定得徹底高溫煮過,否則可能引發腸胃炎,腸胃敏感族群或是高齡者甚至可能誘發全身性的細菌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