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淨灘已撿逾3千公斤海廢 漁網、漁具占比最高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雲林縣海岸線總長55公里,隨著近年環境保護更加被重視,縣環保局透過民間及企業等16單位辦理淨灘、淨海活動,從2020年至今(2025)年已撿拾3000多公斤海洋廢棄物,其中又以漁網、漁具及竹木等漁業廢棄物占比最高。而有當地養殖協會則希望能透過更有效回收機制,增加養殖漁民將廢棄漁具做有效回收。
10多名環保潛水志工拿著網子在雲林萡子寮港域撈撿上百公斤的海底垃圾,近年環境保護更加被重視,雲林縣環保局透過民間團體及企業等16單位聯合辦理淨灘淨海等活動,從2020年到今年撿超過3000公斤海洋廢棄物。
雲林縣環保局秘書沈淑妧指出,「廢棄物大多是從上游流下來,還有一些來海邊玩、來這釣魚留下來廢棄物,包括廢棄漁網、漁具、還有一些竹木、塑膠瓶與玻璃瓶。」
雲林縣環保局表示,沿著雲林海岸線約有55公里,經近幾年統計,海洋廢棄物中以漁業廢棄物數量最多。為了解決這樣現象,雲縣府在沿海有設置6處漁廢暫置場,針對廢棄物強化回收再利用,去(2024)年就回收近4000公斤漁業廢棄物。
雲林縣淺海養殖協會理事長林進郎表示,「每年蚵架要整理時,竹頭拔起來一般沒有一個地方能夠集中回收,所以一般漁民都全部拋在海上,像台南那邊有關廢竹頭還是蚵棚,他們拖回去有獎金的部分。」
當地養殖協會表示,雖然針對廢漁網已有相關單位設置回收區,但海廢物中還有很多廢棄蚵棚,因為所占空間大,加上雲林縣目前並沒回收獎勵制度,也會降低漁民回收意願,希望政府能有相關規劃,解決廢棄蚵棚的問題。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