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灘

  • 地方發行社區貨幣,提高在地公共參與【獨立特派員】

    |地方

    貨幣發展是人類文明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實際上並非只有法定貨幣,能夠進行正常的交易行為,在台灣有些社區他們發行自己的社區貨幣,也透過社區貨幣的發行,做了許多有意義也相當有趣的事情。社區貨幣與其說是貨幣,其實更像是社造、或是地方創生的工具或媒介,不論是哪一種型態的社區貨幣,最終都是希望提高大眾對公共事務的參與。

  • 台南錦湖國小連2年到澎湖淨灘 3天清出近1公噸垃圾

    |文教科技

    台南偏鄉北門區錦湖國小是個僅有30多名學生的小校,連2年跨海到澎湖縣東吉島守護海灘,3天期間共清出62袋、近1公噸垃圾,超過一半是一般垃圾,以廢漁具漁網、保麗龍為大宗,校方說盼讓學生走出教室做正向改變。

  • 去年淨灘活動少海廢清除量低 回收再利用成長逾7成

    |環境

    國內不少海岸線被海洋廢棄物攻佔,政府與民間單位紛紛投入淨海淨灘工作。根據海保署統計,去年受疫情影響,淨灘淨海活動減少,海廢清除量比前一年降低,不過海廢回收再利用量則成長超過七成。而廢棄漁網與蚵繩都能再利用,做成太陽眼鏡與機能衣。

  • 「興大康橋」成遊憩亮點 卻遭民眾亂丟垃圾

    |地方

    一般淨灘活動都在海邊,不過台中市南區今天的一場淨灘活動卻是在市中心。因為旱溪排水整治計畫,讓中興大學後方的河段成為台中市新景點,也是當地休閒的好去處,但出現亂丟垃圾的狀況。當地的環保發展協會利用這個周末,首次舉辦百人淨灘活動,呼籲大家一起維護環境。

  • 蚵架廢棄碎竹子成台南海岸垃圾大宗 市府將實驗新材質減量

    |環境

    台南市環保局2日在黃金海岸舉辦淨灘活動,2個小時共清出2.8公噸垃圾,其中碎竹子2.1公噸最多,主要原因就是蚵架使用完畢後的廢棄物。對此,南市農業局漁港管理所表示,今年已經在實驗新材質,將逐步減少竹製蚵棚數量。

  • 海廢寶特瓶大變身 環保署組國家隊再製「潯寶衣」

    |

    穿著自己淨灘撿拾來的海廢寶特瓶做成的衣服走秀,對志工們來說也是個新鮮有趣又驕傲的經驗。環保署邀集8家回收、處理及紡織業者組成國家隊,用海廢寶特瓶當原料,完成首批1500件環保衣,分送給海洋志工。 臉上笑容藏不住,穿著含有96%海廢寶特瓶、4%彈性紗的「潯寶衣」走秀,志工們都很開心,也很有榮譽感,因為這件環保衣,是用大家淨灘撿拾的海廢寶特瓶做成的。 觀音區保生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廖經贈開心的說:「你看

  • 秀潭國小結合環境教育 號召學生參與淨灘

    |

    學生們兩人一組,一起提著麻布袋慢慢走在沙灘上,手拿起鐵夾沿著四湖海岸線,將看見的塑膠垃圾撿起,不到一下子,學生就撿了好幾包垃圾,希望能還給海洋美麗模樣。 土庫秀潭國小學生說:「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第一是因為我們完成了與海更靠近的夢想,第二是我們撿了許多垃圾,然後透過這次活動,海中真的有許多塑膠垃圾。」   土庫秀潭國小老師蔡淳惠表示:「其實海洋有蠻多這樣的議題,那他們希望說他們可以透過就是去協助海

  • 彰化大城鄉淨灘 潮間帶架網攔截垃圾

    |社福人權

    彰化縣大城鄉濁水溪出海口,去年被環保團體評為全台第二髒的海岸。18日上午,彰化在地環保團體舉辦淨灘活動,並首創在潮間帶架設海廢攔截網,攔截海漂垃圾,設法減少濕地生態受衝擊。環保署表示肯定,將進行相關評估,是否各地海岸都能適用。 環保團體在出海口潮間帶固定好幾根木樁,再將塑膠網牢牢綁在木樁上,這是國內第一次嘗試在潮間帶設置海洋廢棄物攔截網,希望能有效阻絕海漂垃圾進入濕地內,減少濕地生態受到衝擊。 彰

  • 地形洋流影響 觀音、大園海岸海漂垃圾匯集

    |產經

    淨灘垃圾中不但有輪胎、寶特瓶還有漁網,桃園白玉、竹圍海岸,曾被環保團體評為台灣最髒海岸線。中央大學調查發現,桃園海岸線先天條件不良,地形加上東北季風、海流影響,讓觀音白玉到大園這個區塊容易匯集海漂垃圾。   海管處也加強淨灘,還組了15支民間海岸巡護隊,定期清垃圾。海管處長林立昌說:「我們去年在桃園海岸一共辦了517場的淨灘,總共動員了2萬5千餘人,清除了205噸的垃圾。」 根據中央大學調查,去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