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
婦控1月內被打6劑類固醇致無力 院方:處置獲病人同意
|社會1名60多歲婦人控訴去(2024)年年底,她因為腳受傷到台北1家醫院骨科看診,婦人控訴在沒被告知情況下,在1個月內被施打6次的類固醇針劑,事後她出現手腳無力等症狀,懷疑是類固醇針劑導致副作用。目前北市衛生局將此案定調為「潛在的醫療爭議」,仍待釐清。院方回應,醫師處置都依照醫療常規,有徵得病人同意,才針對不同部位予以局部注射消炎針,治療後病人主訴病情有改善。
-
膝關節退化呈年輕化趨勢 如何保持好膝力?【獨立特派員】
|生活衛福部統計,國人每6.5人就有1人有膝關節退化的問題,也出現年輕化趨勢。一般在治療上從一開始注射玻尿酸,到最後必須置換人工關節,然而人工關節的彎曲度有時會受限、影響行動。因此現今醫學臨床也發展出「截骨矯正」手術以及「軟骨移植」手術,以保膝代替人工關節。
-
物價攀升、醫材技術進步 帶動醫療自費金額增
|生活消費者物價指數不斷攀升,醫療自費金額也節節升高,隨著新藥、新醫材、新醫療手術技術持續問世,也帶動自費醫療市場。新光副院長洪子仁認為,健保不可能包山包海,各家醫院醫療收入自費占比逐年增加是可預期的趨勢,應認真思考健保總額預算適度增加,才能讓健保署更有能力、納入更多原先屬於自費的醫療項目。
-
凱米颱風來襲停班課 全台醫療院所門診異動一次看
|生活颱風凱米來襲,今(24日)全台灣僅金門縣未停班停課,依規定全台各醫療院所門診也有所異動,提醒民眾要出門就醫前,記得先電洽醫療院所或上網查詢加以確認。
-
台灣下背痛患者多,如何預防與治療?【獨立特派員】
|生活久坐不適、下背僵硬、彎腰時不舒服、起床時下背會疼痛,這些反覆發作的疼痛是不是也曾困擾著你?健保署統計,治療下背痛的醫療支出連年成長,111年已達100億。消除下背痛,除了吃藥、復健、開刀,還有現在常見的增生療法等自費項目可以選擇。如何面對下背痛的挑戰?該如何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