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
-
歐盟藥物短缺嚴重 推關鍵藥品法促市場正常化
|全球全球藥品原料及學名藥供應長期依賴中國與印度,供應鏈一旦吃緊,藥品短缺的問題就會浮現。歐盟2022年至2024年間有136種藥物嚴重不足,從常見的抗生素到治療心臟病的藥物都有,為了解決這個延宕已久的難題,歐盟執委會現在推出了《關鍵藥品法》,要從政策面改革,引導市場正常化。
-
中國管制境外稀土 擴及全球高科技產品
|產經中國商務部9日以「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為名,公布史上最嚴的稀土出口管制,並且史無前例地將管制範圍擴及全球高科技產品。這場北京點燃的「稀土戰爭」,預料將對全球高階半導體、人工智慧等高科技供應鏈造成衝擊。歐盟對此表達了高度關注、並表示這將進一步惡化中歐的貿易關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則表示,考慮停止從中國進口大量商品。
-
植物肉禁稱「漢堡、牛排」 歐洲議會通過提案
|全球歐洲議會在8日通過一項提案,禁止植物性食品使用漢堡、牛排和香腸等肉類名稱,理由是避免誤導消費者,同時保護畜牧業的權益。而反對派則批評,這是低估消費者的判斷力,也限制產業創新,同時讓環保永續走回頭路。目前提案仍需歐盟27國以及歐洲委員會同意才能生效。
-
謝志偉卸任駐德代表告別酒會 歐洲議員稱台在歐能見度增
|全球駐德代表謝志偉任職9年後,即將離開柏林到布魯塞爾轉任駐歐盟代表。他的告別酒會包含德國政界、學界等代表都來參加,德國外交部也派官員致詞,強調台灣的重要性不只關乎經濟,更代表自由價值。
-
致力讓國際正確解讀2758決議 IPAC創辦人籲正視台海危機
|兩岸跨國議會對中政策聯盟IPAC創辦人裴倫德(Luke de Pulford),近日率團訪台並接受公視專訪。他直言,中國不斷扭曲聯合國2758號決議、擠壓台灣的國際空間,甚至以經濟脅迫手段迫使部分國家退縮。但面對威脅與挑戰, IPAC仍持續串連跨國議員,不只是讓各國表態支持台灣,更要實際影響政策走向,讓台灣議題被納入全球安全與秩序的核心討論。
-
賴清德接見「民主之盾」 歐洲議會代表團盼深化民主合作
|政治著力外交,總統賴清德上午接見歐洲議會歐洲民主之盾特別委員會代表團,先是感謝歐洲議會長期支持,接著表示台灣不僅面對假訊息攻擊,更遭受灰色地帶侵擾,因此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願意與歐洲分享經驗,深化社會韌性的合作。
-
航班隨身行李尺寸、收費標準不一 歐洲議會擬提案設統一規範
|全球歐洲議會近期推動一項新法案,統一旅客搭機時隨身攜帶的手提行李尺寸,終結現行各家航空規定不一、甚至向旅客收取隨身行李費用的狀況。根據提案內容,每位乘客登機時可以免費攜帶一件40x30x15公分的個人物品以及最大尺寸100公分、重量7公斤以下的手提行李。未來法案若正式通過,將適用於歐盟境內航班以及往返歐盟的航線。
-
捷克外委會:蔡英文落任出訪 中國也派人跟蹤
|副總統蕭美琴舊(2024)年出訪捷克期間,中國外交官毋但共伊跟蹤、監控,甚至傳出拍算欲挵蕭美琴的車,共伊恐嚇;捷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費雪也表示,舊年10月前總統蔡英文訪問捷克的時,中國大使館也是派人綴牢牢。(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法國民聯盟辦極右翼大集會 部分民眾表態反對場外示威
|全球法國政黨國民聯盟舉行了1場極右翼大集會,不只有大量民眾到場支持,也邀請了各國極右翼的政治人物站台。外界解讀,這場像是造勢活動的集會,可能是為了2027年總統大選鋪路。
-
歐盟設立1500億歐元軍備基金 丹麥國土防衛軍應徵者眾
|全球為了因應假想中來自俄羅斯對西歐的攻擊,北約組織的歐洲會員國紛紛採取不同措施強化國防。除了歐盟正式成立1500億歐元的軍備基金,供各國挹注資金,各國也有不同對策。德國考慮採取瑞典模式的義務役徵兵制度,而丹麥則有更多民眾申請加入國土防衛軍,以支援陸海空三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