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
-
美中貿易談判達共識 中國稀土管制暫緩1年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將在南韓舉行川習高峰會,而美中代表26日先在馬來西亞針對中國稀土出口限制,與購買美國大豆等議題達成共識,也為川習會登場前營造良好氣氛,此外川普有可能在明(2026)年農曆春節前夕訪問北京。
-
中國停購美大豆 川普擬終止採購中食用油反制
|全球南韓外交部長昨(14)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應該會在本(10)月29日扺達南韓,進行兩天一夜的訪問,但他極可能不會參加31日在慶州舉辦的APEC峰會,這也使得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會在南韓見面充滿變數。尤其美中兩國現在正面臨貿易戰升級,針對中國停止採購美國大豆,川普今天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表示,美國考慮停止向中國購買食用油和其他貿易,做為報復。
-
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 方法與對全球供應鏈影響一次看
|全球中國日前宣布自12月起擴大稀土出口管制,要求全球相關產品只要含有超過0.1%中國稀土成分,或在生產過程使用中國稀土技術者,出口前都須向中國申請許可;同時禁止出口任何用於軍事裝備的材料。中國稀土管制新規內容為何?對台灣、全球有何影響?中國稀土量占全球多少?
-
才喊要課中國100%關稅 川普又稱「美國想幫中國」
|全球日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才宣布要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現在他對中國口氣又明顯放軟,在社群上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受尊敬的領導人」,並強調「美國想幫中國,不是要傷害它」,也被外界解讀川普試圖為月底的美中領導人會晤降溫。
-
中國管制境外稀土 擴及全球高科技產品
|產經中國商務部9日以「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為名,公布史上最嚴的稀土出口管制,並且史無前例地將管制範圍擴及全球高科技產品。這場北京點燃的「稀土戰爭」,預料將對全球高階半導體、人工智慧等高科技供應鏈造成衝擊。歐盟對此表達了高度關注、並表示這將進一步惡化中歐的貿易關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則表示,考慮停止從中國進口大量商品。
-
美公布加拿大關稅升至35% 墨暫維持25%並獲展延90天
|全球白宮也一口氣公布多個國家的關稅數字,墨西哥除了得以暫時維持在25%,還獲得90天的展延期;加拿大則是從原本的25%被調高到35%,瑞士也因為無法趕在期限前達成協議,稅率從31%提高到39%。不過川普政府的關稅戰也面臨了重大法律挑戰,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今(1)日起,針對關稅的合法性展開審理。
-
中列8台灣軍工商「出口管制」 台船、漢翔:影響有限
|兩岸中國商務部今(9)日突襲公告,將8家台灣軍工產業廠商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對此陸委會批評,中共再次將經貿措施武器化;國防部也回擊,中方做法恰好符合我國「去紅供應鏈」政策。被點名的台船、漢翔公司則說,軍用業務本來就不使用中國進口產品,民用業務也影響有限。
-
中國報復歐盟徵電動車關稅 歐洲白蘭地遭課39%重稅
|全球中國因為電動車被美國加徵高達100%的懲罰性關稅,正試圖透過與歐盟的談判來分散壓力。為了逼迫歐盟在電動車問題上讓步,中國也端出對白蘭地的反傾銷調查,甚至祭出高達39%的臨時關稅,使白蘭地與電動車2件原本不相干的關稅談判緊緊綁在一起,也讓中歐貿易摩擦再度升溫。
-
美中貿易談判達共識 中允稀土出口、美收中生
|全球在英國倫敦舉行的美中經貿貿易談判,雙方達成初步貿易框架協議,就等待2國領導人簽署批准。中國將同意對美國企業開放為期6個月的稀土出口許可;美國將讓中國學生就讀美國大學及學院。
-
中國課台聚甲醛反傾銷稅 經部稱將補助業者聘律師
|兩岸中國商務部18日對外公告,判定歐盟、美國、日本和台灣進口的聚甲醛存在傾銷,從週一開始課徵反傾銷稅。台灣應訴廠商台灣寶理和台塑公司稅率各別是3.8%和4%,其他廠商32.6%,低於美國廠商74.9%等其他國家。石化公會理事長曹明表示,業者要生存,只能降低生產成本。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表示,鼓勵業者積極應訴,補助業者聘僱律師維護權益,也會持續協助石化業者分散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