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
-
花蓮災區臨時堤防完工 農業部估83%土石堆積崩塌區
|地方馬太鞍溪堰塞湖目前暫無異狀,但根據農業部最新估算,土石總堆積量大約3億方,崩塌區佔83%最多,其他都流入中下游;災後河床平均淤高2公尺,佛祖街最高達2.6米。而3處受損堤防長達2860公尺,暫時堤防已全數修建完成,水利署指出目前是採取「三重保護」。
-
南橫新武呂溪土石崩落 林保署:目前不會形成堰塞湖
|地方樺加沙颱風在南橫山區降下豪大雨,造成南橫公路中斷7天,公路已經搶修好,車行便道可以運送物資到南橫山區部落。但有居民發現,南橫新武呂溪的上游河道被崩落土石阻擋,擔心會發生堰塞湖的情況。不過林保署台東分署上個月28日開始監測,發現河道沒有被阻斷,土石也逐漸被沖刷開來,目前不會形成堰塞湖,但會持續進行監控。
-
馬太鞍堰塞湖崩塌深逾4百米 下游河床推升逾10層樓高
|生活要更精準掌握馬太鞍溪堰塞湖變化,農業部林保署25日出動「空載光達掃描儀」獲得資料,比對內政部提供堰塞湖形成之前的災前地形資料,結果發現劇變,山體崩塌最大深度403公尺,相當高雄85大樓高度,下游河床比災前還要高出4、50公尺,超過10層樓高,而山上的土方量,預估有3億立方公尺。
-
是溢流、潰壩還是潰堤? 馬太鞍溪堰塞湖形成始末一次看
|社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23)日兩度溢流,不僅沖斷馬太鞍溪橋,大量溪水夾帶泥沙淹進光復鄉市區,造成十多人死亡、逾30人受傷。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水淹進光復市區是因為溢流、潰壩還是潰堤?堰塞湖致災前有任何有效的應對方式嗎?
-
彰化水陸兩用道淤積至今 當地憂再有颱風影響通行
|地方今(2025)年7月豪雨災後,彰化市一條與野溪共道的「水陸兩用」道路,淤積的土石達半層樓高,至今仍未有政府單位處理,但其實上游早已清淤完畢,當地里長質疑為何清淤做半套,擔心再有颱風災情擴大。縣府強調,該處道路管理權責複雜,已跨部門協調,明(19)日將展開清淤作業。
-
-
台中大坑、石岡土石流沖民宅 市府允整治邊坡
|地方近日豪大雨,7月31日有土石流沖入台中市大坑和石岡的民宅。台中市長盧秀燕今(2)日上午前往兩地視察,當地居民擔心大雨若持續下,災害會擴大,希望市府能趕快加固後方邊坡。而南投台21線115公里處,昨(1)晚也發生巨石從邊坡崩落,所幸當時無人車通過,今早已經緊急搶通。
-
臺中濟搭塗石崩塌 益民國小停車場水淹跤目
|臺中北屯、豐原、霧峰、清水佮太平,今仔日(7/31)攏發生水崩山和山崎崩山等災情;抑若大里的益民國小地下停車場,水淹甲跤目,車主趕緊去徙車。另外,水利署有包商的工人咧處理機房淹水的時,去予電電著,身軀有20%的燒燙傷。(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雲林古坑逾20處道路土石崩落 嘉義阿里山公路巨石一度擋路
|地方嘉義及雲林山區因雨狀況不斷,阿里山公路從山上滾落20公噸重的巨石佔據路面,牛稠溪溪水暴漲、湍急,嘉義梅山太和大里網聚落則有多戶民宅被泥水浸入。雲林古坑山區也有多條主要道路累計20到30處土石崩落,尤其以草嶺、樟湖、桂林等村較嚴重。
-
台中多區現土石流 大坑泥流侵民宅、豐原邊坡走山
|地方雨勢不斷,台中市北屯、豐原、霧峰、清水、太平行政區今(31)日爆發土石流與邊坡崩塌等災情,市府為了搶通疲於奔命;至於大里益民國小地下停車場則是水淹腳踝,車主忙著移車。水利署則有包商工人處理機房積水時觸電,上背部與上肢有20%電燒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