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被害人

  • 家暴法擬納電子監控保護被害者 藍綠修法版本有何不同?

    |政治

    近期家暴事件頻傳,藍綠立委日前皆提出《家庭暴力防治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其中多個版本均納入電子監控做為保護受害人機制,藍委王育敏等人提案版本更提出雙向電子監控概念。「電子監控家暴加害人」藍綠立場各自為何?衛福部、法務部等中央部會如何回應?

  • 立院關注《家暴法》防護漏洞 衛福部半年內提修正草案

    |社會

    為了防範家暴案件,立法院正在討論有沒有可能用科技設備監控加害者、降低再犯機率,衛福部正在蒐集各國經驗討論中。而對於《家庭暴力防治法》的修法進度,石崇良則表示預計半年內提出院版修正草案。

  • 詐團涉拘禁、凌虐同夥 雲林警逮捕12人

    |社會

    雲林警方近期破獲詐騙集團,先騙被害人開人頭公司,再用假投資進行詐欺,甚至把3名被害人拘禁。檢警一路追查,抓到幕後郭姓首腦、葉姓金主及共犯計12人到案,全案以《詐防條例》、組織、《刑法》詐欺和妨害自由等罪嫌提起公訴。

  • 政院通過防詐條例修正案 增訂詐欺犯禁奢條款

    |政治

    太子集團爆發跨國詐騙洗錢案,引發國際關注,檢調也查出,集團成員在台不只擁有豪宅名車,還在台北101承租百坪辦公室當招待所,101董事長賈永婕今(13)日首度發聲,表示「又震驚又憤怒」。為遏止詐騙犯罪,行政院會今日通過《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修正案,把被害人財損從500萬下修到100萬,鼓勵被告在自白或自首後6個月內支付被害人和解全部金額,法院才能裁量是否減輕刑責。

  • 《詐防條例》擬修法增高額詐欺刑責 豪奢行為列量刑參考

    |社會

    行政院今(13)日宣布通過《詐欺犯罪妨害防制條例》修正草案,將高額詐欺處罰金額門檻下修至100萬元,並增加詐騙金額達1億元以上級距,藉以提升高額詐欺刑責。此外,詐欺犯罪行為人生活上的「豪奢行為」,未來也將列入法官量刑參考。

  • 刊登假代工廣告詐逾5百萬 2嫌一審判處7年徒刑

    |社會

    有民眾誤信詐騙集團在社群刊登的輕鬆代工求職廣告,以通訊軟體LINE加入對方好友後,一步步落入集團設下的虛擬貨幣交易詐騙陷阱。警方查出有10名被害人,財損超過500萬元。法院審理後,認定2名嫌犯涉犯《刑法》偽造公文書、《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以及《洗錢防制法》等罪,判處7年有期徒刑。

  • 普發現金詐騙假檢警佔大宗 有民眾損失逾367萬

    |社會

    普發現金1萬已經陸續發放,但衍生的詐騙不少,根據中央統計,目前至少有7人掉入普發現金有關的詐欺案,尤其以結合假檢警的受騙案件佔大宗,其中有被害人損失超過367萬。其實為了防止這類的詐騙,數發部有預先註冊106個易混淆的類普發網站,就是要來防止民眾錯登網址受害。

  • 檢察官涉權勢性騷 判免除職務轉任檢事官

    |社會

    承辦婦幼等刑事案件的檢察官王元隆,任職南投地檢期間被控多次對1名男警傳送有性意味的訊息,還在被害人到地檢署拿資料時,將人獨自帶到檢察官研究室,違反對方意願觸摸隱私部位。全案經懲戒法院審理,今(7)日判決王元隆免除檢察官職務,轉任台中地方檢察署的檢察事務官,還可上訴。

  • 名古屋主婦命案26年後偵破 嫌犯自首且是受害者夫同學

    |全球

    日本最近偵破一起發生在26年前的懸案,因為情節非常戲劇性,受到全國關注。這一件命案發生在1999年,名古屋一位32歲的主婦在自家被殺害,當時只有兩歲的兒子也在場。被害人的先生為了保留現場跡證,搬家以後繼續支付案發公寓的租金,當年的擺設完全沒動,連血跡都沒有清理,就是想要抓到凶手。26年下來花了2200萬日圓,相當於台幣4百多萬。不過愛知縣警方多年以來,動員超過10萬人力,前前後後訊問超過5000人,卻一直沒有找到破案的關鍵線索。直到上個(10)月底,DNA檢驗結果出爐的前夕,凶嫌突然向警方自首。被害人的先生知道這個人的身份之後,更是大吃一驚,原來凶手是他的高中同學,當年還曾經送巧克力向他告白,但是男方沒有回應,之後雙方也完全沒有聯絡,直到案發前一年的一場同學會,稍微聊了天,誰想到她會找上門來、還殺了自己的太太。從時間順序來看,凶手是告白被拒20多年之後才殺人,又過了26年才落網。警方表示,嫌犯的供詞符合案發情況,但詳細的犯案動機還有待釐清。

  • LINE認證詐騙興起 免費救災雨鞋成陷阱

    |社會

    最近花蓮救災時需要的雨鞋也被詐騙集團利用,他們在社群發文說,免費提供雨鞋,只需要付運費,但其實是引導民眾加LINE,要求做相關認證,誘導操作網銀。現在詐騙花招百出,警方也發現,平均每4人就有1人會在網路上接觸到詐騙廣告,也導致詐欺被害人容易掉入2次詐騙。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