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
「台灣之盾」建置中 對空飛彈系統為部署之一
|政治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演說中宣布,將打造「台灣之盾」,要有效攔截敵軍威脅。據了解,其中我國今(2025)年對美採購的3套「國家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就是部署之一,但這也考驗了如何整合我國既有以及未來的防空資源,而專家認為,這已經明顯嗅出台美國防產業的連動。
-
共軍持續擾台 菲參謀總長:若台海動盪先撤僑
|兩岸台海不平靜,國防部今(4)日發布偵獲共機10架次,結合共艦7艘擾台。面對中共軍事擴張,菲律賓參謀總長布勞納表示,一但台海爆發衝突、陷入動盪,首要任務就是撤回在台菲僑。學者分析,撤僑需要花上一段時間,台灣必須把握,化危機為轉機,做好準備、反制中共。
-
澳媒曝中打造滾裝渡輪船隊 估明年底完成76艘為犯台準備
|兩岸中共對台威脅與日俱增,澳洲廣播公司ABC掌握美國國防情報局的機密情資,示警中共正在積極打造滾裝渡輪船隊,為犯台做準備,平時載運船客,戰時投放部隊、載運戰甲車。美國華府智庫CSIS指出,中共目標明(2026)年底完成76艘大型渡輪。另外《紐約時報》報導公布衛星照,揭露中共正加速打造東部沿海飛彈基地,其中一處距離台灣只有579公里。
-
-
中國93閱兵明登場 台灣朝野態度為何?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兩岸中國將於明(3)日舉行93閱兵,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今(2)日表示,自己已抵達北京,將應邀出席典禮。對此陸委會、外交部如何回應?還有哪些國家元首將參與93閱兵?學者又怎麼看這次的活動?由中、俄等國組成的「動盪軸心」目標為何?
-
央視稱查獲資通電軍網攻平台 國軍反擊無端指控
|兩岸國軍的資通電軍肩負捍衛數位疆土的重任,近來卻不斷遭中共打擊,中共官媒央視報導,聲稱國安機關查獲國軍資通電軍數十個網攻平台,揚言會終身追責,對此資通電軍反擊,是老調重彈的無端指控,不會動搖抗敵士氣。
-
授權中國廠商審查學術文章挨告 華藝論文庫與學者和解
|生活華藝資料庫2020年底授權中國廠商審查台灣的學術文章,國家被改成台灣、國立被消失,當時受影響的學者眾多,在立委范雲協助下,有4位學者、共3篇文章一起向華藝提出訴訟,歷經4年多官司雙方達成和解,華藝公司正式公開致歉並給付15萬元,由學者捐作公益用途。
-
《回顧》自主防災怎麼做|看高雄永安新港里,如何找出在地化的防災方法【我們的島】
|地方地勢低的沿海地區,也是容易發生水患的高風險區,高雄市永安區新港里,過去就飽受淹水之苦。里長何應成說,當地唯一一條大排水溝拓寬後,淹水問題確實有所改善,不過他們並沒有因此鬆懈,反而發展出一種在地化的防災方法。
-
今年又有公投!台灣經歷20案全國公投 投了什麼?發揮什麼作用?提案應該被審查嗎?
|政治今(2025)年8月23日要舉行「核三重啟公投」,台灣從2004年至今已辦過5次全國公投,20案中有7案通過,議題涵蓋環境、食安、同婚、教育、能源等議題。不過中選會受理全國公投提案,從2018年的38項,下降到近幾年只剩個位數,為什麼減少?公投通過後又能改變什麼?
-
白沙屯媽祖進香,一段信徒心靈的療癒之路【獨立特派員】
|地方一年一度的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以「路線不固定」特色聞名全台。今年為時10天9夜的進香活動,就吸引超過32萬人報名參加,比起去年人數成長幾乎翻倍,如果加上沒報名的民眾,北港朝天宮甚至估計有近百萬人參與。究竟白沙屯媽祖有什麼樣的魅力?有什麼社會與文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