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群聚
-
北部出生6天男嬰腸病毒死亡 百日咳增17本土案例
|生活疾管署公布,國內新生兒腸病毒死亡再添1例,為北部出生才6天的小男嬰,這也是今(2025)年第5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死亡病例。另外,百日咳疫情6月一口氣新增17例本土病例,今年累計有35例,創10年同期新高,包括北、中、南等地區皆有家庭群聚,因此疾管署呼籲家長帶幼兒按時接種疫苗,也要留意青少年相關症狀。
-
百日咳本土病例今年已11起 4起為家庭群聚
|生活國內又爆發百日咳家庭群聚,疾管署公布上週新增2例百日咳確定病例,是指標個案2個月大女嬰的同住家人,根據統計,今(2025)年累計已有11例本土百日咳病例,其中包括4起家庭群聚,創6年來同期新高。疾管署提醒,6個月以下嬰幼兒是百日咳重症高危險群,清明連假即將到來,家長安排出國旅遊前,最好先確認孩童是否完成百日咳疫苗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
-
本土登革熱家庭群聚添2例 高雄夫妻遭拖延1週始確診
|生活高雄市新增1起本土登革熱家庭群聚事件,確診個案為同住夫妻,目前都在住院,兩人近期並沒有出國紀錄,其他同住家人也沒有疑似症狀。疾管署將進行病毒基因定序,釐清感染源。
-
兒童流感治療納新型口服藥物 降低病毒量為傳統藥物40倍
|生活對抗流感出現新利器,睽違5年,兒童流感治療指引加入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相較傳統5日口服藥物有藥量多、藥丸體積大不易吞嚥等狀況,1次服用的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在副作用和口服順從性表現都比較好。醫師表示,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適用5歲以上、體重20公斤以上的兒童使用,能抑制病毒複製和傳播,降低的病毒量是傳統藥物的40倍。
-
中南部淹水區易孳生媒蚊 衛福部籲慎防登革熱
|生活凱米颱風造成中南部多處淹水積水,雖然水大多已消退,不過仍可能成為病媒蚊孳生的溫床。衛福部長邱泰源提醒民眾慎防登革熱,因為今(2024)年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達155例,創5年同期新高,未來2週是防疫關鍵期。
-
百日咳今年已12例創5年新高 1月大男嬰仍在加護病房治療
|生活國內新冠和流感雙疫情都已過最高峰,上週流感就診人次降10%、新冠則是降14%,但新冠重症死亡104例,創10個月以來單週新高,疾管署預估最快8月中旬才會脫離流行期。值得注意的是,國內上週新增4例百日咳病例,其中年紀最小者只有1個月大,目前還在加護病房治療中。2024年以來,累計已有12例百日咳病例,創5年同期新高,其中包括3起家庭群聚。
-
年後新冠、流感再升溫 疾管署估2月底及3月初迎雙高峰
|生活春節過後,流感和新冠病毒仍處於高原期。疾管署表示,上週新增711例新冠併發症,創6個月以來單週新高。由於近期各級學校開學又有元宵燈節活動等等,人群聚集導致傳播風險提高,預估2月底、3月初,新冠跟流感還有另一波雙高峰,且規模比春節前還要高。而台中有醫院最近1週收治5名兒童,因過年出遊發生家庭群聚感染案例,年紀最小才11個月大。
-
頂禮拜加711例新冠併發症 半冬來新懸紀錄
|過年了後,流感和新冠病毒猶是高原期!疾管署表示,頂禮拜增加711例新冠連帶引起的病症,是這半年來孤一禮拜的新懸。而且最近學校開學閣有元宵相關活動,人挨挨陣陣,傳播風險提懸,預估2月底、3月初,新冠和流感閣有一陣高峰。(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過年群聚流感疫情升高 推估開學後再創染病高峰
|生活過年後,流感疫情持續升高,台中有醫院1週就收治了4名兒童,因為過年出遊或家庭群聚而染病,年紀最小才11個月大。基層診所則發現除了流感還有新冠與腺病毒在流行,推估開學後還會有一波染病高峰,台南也有診所發現有幼童同時感染腸病毒和A型流感,家長要特別注意。
-
高雄登革熱單日突新增49例 335戶噴藥防治
|地方高雄本土型登革熱昨(8)日一口氣新增49例,累計已經破1500例,前日鳳山也因家庭群聚感染,300多戶都進行室內噴藥。除了噴藥,防疫團隊也會進行高風險社區環境病媒蚊密度調查,發現三民區一處電信公司孔蓋下方孳生破200隻孑孓,原來是孔蓋上的洞沒蓋好,開單告發之外,也提醒民眾以及主管機關要定期巡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