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通大學
-
預知災難紀事: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事件【我們的島】
|環境9月23日下午兩點五十分,位於花蓮縣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在樺加沙颱風帶來的豪雨中發生溢流,導致潰壩,狂暴的泥流沿著溪床宣洩而下,硬生生沖斷了馬太鞍溪橋,洪水越過堤防,灌入街道,吞沒民宅與聚落,宛如末日般的場景,震撼全台。從堰塞湖成形到溢流,這場災難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
馬太鞍溪涵管便道10/15搶通 估新橋2027年底完工
|地方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下游台9線馬太鞍溪橋被洪流沖毀,交通部相關單位今(2)日上午再前往現場勘查,已拍板的3階段搶修策略中,涵管便道會在15日搶通,第2階段則會建置鋼便橋,新橋重建預計2027年底雙向通車,防洪標準提高到200年。
-
消防署:光復加里洞遺體確認為64歲蔡男 續搜其餘6名失聯者
|地方花蓮堰塞湖災後第7天,截至今(29)日下午1時,死亡人數增加至18人,尚有6人失聯。消防署指出,今早在光復鄉加里洞河岸旁尋獲的遺體,經鑑識確認為64歲農場員工蔡正夫。包含陽交大退休教授高銘盛等6名失聯者,目前均仍持續搜救中。
-
花蓮堰塞湖潰壩增至16死 陽交大退休教授高銘盛失聯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釀災,已知造成16人死亡、82人受傷,尚有6人失聯,其中一名失聯者為住在佛祖街的陽明交大退休教授高銘盛。今(27)日上午,民眾在壽豐米棧大橋附近發現一具男性遺體,經家屬指認,確認為住在光復鄉大同村的64歲蔡姓男子。
-
外國生獲我國籍就遭退學 教育部修條文允繼續就學
|文教科技來台就讀的外國學生,如果就學期間取得中華民國籍,就會失去外國學生資格,遭到退學。日前教育部修正「外國學生來台就學辦法」部分條文,只要先前沒有中華民國籍,也不是僑生,並依《國籍法》規定歸化取得國籍,就能繼續在台就學,不必退學。
-
-
產學合辦半導體營隊 招收多國高中生提早接觸產業
|產經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國際關注。於是陽明交通大學和業界合辦夏令營,讓高中生提早接觸半導體相關知識,希望啟發他們的興趣。而今(2025)年更是舉辦英文梯次,招收了來自8個不同國家的學生,讓各國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穫。
-
《回顧》自主防災怎麼做|看高雄永安新港里,如何找出在地化的防災方法【我們的島】
|地方地勢低的沿海地區,也是容易發生水患的高風險區,高雄市永安區新港里,過去就飽受淹水之苦。里長何應成說,當地唯一一條大排水溝拓寬後,淹水問題確實有所改善,不過他們並沒有因此鬆懈,反而發展出一種在地化的防災方法。
-
狂風下的光電場:如何強化耐風性與結構安全,極端氣候的韌性考驗【我們的島】
|環境丹娜絲颱風的強大風力,讓屋頂掀開、電線桿折斷、部分光電案場也因此受損。政府針對建築物有訂定耐風設計的規範,是否適用於光電設施?做為能源的基礎設施,光電場應該如何強化安全與韌性,以及極端氣候的挑戰?
-
EdYouth發表108課綱觀察報告 指多數學生仍不了解「3重2不」
|文教科技學生團體EdYouth一滴優發表108課綱最新觀察報告,報告指出課程諮詢制度持續推動,仍有高達8成1未獲個別諮詢;學習歷程檔案制度仍未擺脫形式化問題,且多數學生對大學強調的「3重2不」還是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