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
-
台灣學子國際發明展獲佳績 2年奪284面金牌
|全球台灣學子近年在各大發明展屢創佳績,2024至2025年在13項國際發明展,合計奪下284面金牌,其中有169件作品已取得中華民國專利證書,今(2)日由教育部長鄭英耀接見表揚。
-
遊覽車碰撞高雄輕軌 司機涉犯公共危險遭送辦
|地方高雄輕軌昨(17)日傍晚又發生事故,遊覽車行經成功二路疑似沒依號誌燈指示擅自右轉,被後方輕軌攔腰撞上,這已經是輕軌今(2025)年第15次發生碰撞事故。由於輕軌是大眾捷運系統發生事故可能影響通行狀況,警方也將依《刑法》公共危險罪中的「過失妨害舟車行駛安全罪嫌」移請地檢署偵辦。
-
機車與警車路口碰撞 花蓮7旬婦送醫不治
|社會花蓮市區發生死亡車禍。昨(17)日清晨5時許,一名77歲的鍾姓婦人騎車行經果菜市場旁路口左轉時,與一輛巡邏警車發生碰撞;婦人連人帶車噴飛後,再度撞上一輛停在路邊的計程車,並受困車底。鍾姓婦人當場失去呼吸心跳,送醫搶救一度恢復生命跡象,不過最後仍傷重不治。
-
桃園龍潭路口車禍頻傳 居民質疑待轉區位置不當
|地方桃園龍潭區中興路九龍段、東龍街口大小車禍頻傳,上週四(11日)又發生機車、汽車相撞事故,今(2025)年以來共發生有人受傷、輛財物受損,A2、A3車禍各2起。警方表示將持續加強該路口巡邏密度,並嚴加取締交通違規。
-
-
道安預算連3年下滑遭質疑 交通部:分散多部會編列
|政治台灣交通亂象屢屢遭外媒形容是「行人地獄」,不過民間團體發現,主管機關交通部編列的道安預算連續3年下滑,明(2026)年僅編列3.8億元,質疑政府改善交通的決心。交通部解釋,校園交通安全改由教育部負責;另外,內政部與交通部共同編列4年400億元提升人行安全計畫,交通部明年道安預算才會相對減少。
-
板橋試辦「地面警示燈」 盼提升行人安全
|社會德國媒體報導,台灣交通死亡比美國911恐攻喪命人數還多,呼籲考慮前往台灣旅遊的海外旅客三思。但交通部表示,道安死傷數據呈現下降,也是歷年低點,後續也將透過科技和AI協助,讓改善速度加快。
-
一週大事/行政院內閣改組 東園少棒威廉波特奪冠 (2025.8.25-8.31)
|生活《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東園國小棒球隊威廉波特奪冠、中華郵政暫停收寄發往美商品類郵件、行政院公布內閣改組名單、台北市政府拍板公館圓環確定拆除、林書豪宣布退休、川普與南韓總統李在明會面。
-
推毒品唾液快篩防毒駕 交通部:法規研擬中
|生活為防範毒駕,行政院長卓榮泰本週主持道安會報時指示,應儘速推動毒品唾液快篩試劑的實務運用。交通部證實,對於增修毒品唾液快篩檢測的相關法規,已和警政署跨部會研擬中。
-
北市府宣佈 9/13拆公館圓環、坉平公車地下道
|臺北市交通局宣佈,9/13欲共公館圓環拆掉,而且也會將公車地下道坉予平。今日(8/28)早起,民間團體、當地里長和附近的大學生代表呼籲市政府,為著避免交通烏暗期,應該用成本較低的方式來施工,改善圓環路線。抑若交通局強調,工程會佇65工內完成。(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