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
-
海保署公布今年海龜產卵調查 蘭嶼椰油沙灘首度發現
|環境海保署公布今(2025)年海龜產卵調查報告,全台6處主要海龜產卵區都發現有海龜產卵,共紀錄到96隻,其中新增1個地點,在蘭嶼的椰油沙灘有9隻。由於過去蘭嶼的海龜產卵區集中在東清灣、大小八代灣,專家就曾建議在蘭嶼劃設海龜產卵保護區,但目前還沒有規畫。
-
海岸線10年內縮530公尺 獅子山南方海島恐滅頂
|全球馬爾地夫等地正受到氣候變遷以及海平面上升的嚴重威脅,情況更嚴重的地方在西非的獅子山共和國,這裡的海龜群島的海岸線在10年之間,從原來的700公尺長,縮減到只剩下170公尺,島上居民能住的陸地愈來愈少。如果情況繼續惡化,整座島嶼恐怕10年之內就會被海水完全吞沒。
-
台灣為候鳥遷徙據點 環團籲政府管制路線光害
|環境台灣是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地點,也是海龜、鯨豚等物種的繁殖棲地之一,公民團體和學者今(14)日舉行公聽會,強調台灣雖然不是《遷徙物種保育公約》的締約者,可是希望透過公私部門以及公民團體的合作下,督促政府對遷徙路線上光害進行管制。
-
台東小海龜纏繞魚線死亡 農業處籲廢棄魚網應落實回收
|環境台東知名景點三仙台,被捕捉到一具海龜屍體躺在水池中,頸部、四肢都纏著釣線。不過海保署表示,這支海龜應該死後才遭到廢棄釣具纏繞,但也呼籲,刺網漁業漁具不僅要實名制,也應該落實回收,否則將吃上最高15萬元的罰鍰。
-
秘魯漁夫漂流太平洋95天獲救 吃海龜、蟑螂維生
|全球秘魯一位漁夫去(2024)年出海捕魚遇上風暴,在太平洋迷航95天,靠著吃海龜、蟑螂跟鳥類存活下來,還有長達半個月只靠雨水維生,最後終於獲救,回到家人身邊。
-
推擱淺鯨豚回水中恐致嗆死 海保署:通知海巡署勿自行救援
|環境台灣沿岸去(2024)年通報擱淺鯨豚、海龜共484隻,有7成以上擱淺鯨豚或海龜在發現時已死亡,少部分在救治過程中死亡;但其中有4件是民眾在救援人員抵達前先嘗試把牠們推回海裡,反而導致擱淺動物嗆水死亡。海保署及學者提醒,鯨豚、海龜都靠肺呼吸,且擱淺時通常已經很虛弱,推回水中反而會造成傷害,務必要通知海巡,不可自行貿然救援。
-
小琉球一天2綠蠵龜擱淺 海巡救起送往海生館救治
|環境海巡人員接民眾報案,屏東小琉球一天內出現2隻綠蠵龜擱淺,其中一隻,背甲下端處有裂痕,傷勢相對嚴重。兩隻綠蠵龜,都已經被送往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進行後續救治。
-
南沙太平島發現221綠蠵龜卵窩 預估產3.5萬隻幼龜為歷年最多
|環境去(2024)年5月到9月,海洋保育署在南沙太平島調查,發現觀察的116日中,共記錄到141隻母綠蠵龜上岸產卵,累計221個卵窩,如果以一窩70顆以及大約70%的孵化率推算,預計1年可以3.5萬隻的幼龜,為歷年最多。
-
風颱過沙埔石頭利 石龜出世爬袂轉去大海
|屏東墾丁西海岸,8月是石龜生卵的季節,毋過本底予石龜生卵的沙埔,煞因為風颱過後,攏是碎石仔和糞埽。毋但石龜生卵受阻礙,細隻石龜出世欲轉大海也是誠困難。墾管處和海保署討論了後,啟動救援行動,欲來共石龜鬥相共。(新聞標題、導言為臺語文)
-
颱風後沙灘堆滿珊瑚礁及雜物 墾管處助綠蠵龜脫困送回大海
|環境屏東墾丁西海岸8月迎來綠蠵龜上岸產卵,沒想到孵化期間卻因為山陀兒颱風來襲,導致原本平坦的沙灘堆滿大量珊瑚礁石堆以及雜物,讓海龜回大海的路途困難重重,過半的小海龜受困珊瑚礁石中。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與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啟動救援行動,協助海龜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