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地震
-
俄規模8.8強震登史上第6大 為何海嘯高度低於各國預期?
|全球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外海30日發生規模8.8強震,是史上規模第6大地震,包含台灣、日本、加拿大等許多環太平洋國家皆陸續發布海嘯警報,所幸海嘯波高較預計的低,也未造成重大傷亡。過去多起規模9以上的強震都引發大海嘯,為什麼這次地震的海嘯高度低於各國預期,也未造成大規模損害?
-
露8.8地動上無34死 環太平洋國家發海掃警報
|露西亞的堪察加半島今日(7/30)發生規模8.8的大地動,上無有34人死亡、上百人著傷。這改地動是日本311了後上強的,環太平洋地區,包括日本、菲律賓、印尼、夏威夷等國家佮地區,攏發佈海漲警報,其中離地動較近的日本,目前上懸的海漲出現佇岩手縣的久慈港,懸度有1米3。(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俄規模8.8強震已知34死逾百傷 日婦女為避海嘯意外墜崖亡
|全球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發生芮氏規模8.8的強烈地震,已知造成34人死亡、上百人受傷,這也是日本311地震後,全球最強的一次地震。地震後,環太平洋地區國家包括日本、菲律賓、印尼、夏威夷等地都發布海嘯警報。距離地震地點很近的日本,推估會有第2、第3波海嘯侵襲,而目前觀測到的日本沿岸最高海嘯在岩手縣,有1.3公尺高。
-
核三公投前的N個提問|屆期的核電廠該重啟或除役?【我們的島】
|環境今年5月17日,第三核能發電廠2號機運轉到期停機,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時代。不過,反核與返核的拉鋸戰並沒有終止。5月13日立法院通過《核管法》修法,已經停機的核電機組可以申請「重啟」,5月20日立院又通過重啟核三廠的公投案。服役四十年原本要除役的核電廠,應該退出江湖,還是重新披掛上陣?
-
311強震災民14年後勇敢重生 立志救人投身護士行列
|全球日本311大地震至今已過14年,對災民來說,傷痕雖然依舊存在,但他們選擇面對傷痛、勇敢生活。當時年僅9歲的大場有紗,如今已成為護士,立志拯救更多生命;因地震失去雙親的投手佐佐木朗希,也正準備在大聯盟發光發熱,並對支持他的人表達感謝。
-
311強震14週年8成災民仍願續留家鄉 「災難記憶已逐漸淡忘」
|日本311大地震今(11)日屆滿14週年,NHK對受災居民進行了大規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0%的受災戶希望繼續留在家鄉,但缺乏工作機會和產業發展是他們考慮離開的主要原因;此外,70%的受訪者表示,災難的記憶和經驗已逐漸被淡忘。專家指出,應保持危機意識,並將這些經驗傳遞給下一代。
-
福島核災污土等同11座東京巨蛋 2045年前需移出、選址未定案
|全球日本311地震即將屆滿14週年,在福島核電廠發生事故後,當地大面積土地遭輻射污染。為了讓居民重回家園,日本政府努力進行除染工作,這些清除後的土壤和廢棄物已經累積多達1400萬立方公尺,相當於11座東京巨蛋。雖然日本法律明定這些土壤必須在2045年前移出福島縣,但要移去哪裡目前仍是未知數。
-
日311強震屆滿13週年 近3萬人仍因核災無法返家
|全球日本311震災到今(11)日剛好滿13年。一早災區各地都有民眾朝著海岸方向追悼罹難親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特地出席福島縣府舉辦的追悼活動。不過震災引發的核災問題至今仍無法完全解決,仍有將近3萬人無法返回家鄉,還在外地避難生活。而福島核一廠的廢爐進度,也因為內部的輻射過高、機器遲遲無法進入清理,導致一再延宕。
-
福島核電廠反應爐安檢 首度出動無人機、蛇形機器人
|全球日本311大地震發生至今已快屆滿13年,但要廢除福島核一廠的所有機組,仍有許多輻射課題要調查。東京電力公司為了進行反應爐安檢,23日以4架無人機跟蛇形機器人進入1號機組偵測,期望查出反應爐內真實情況。這也是東電首次利用無人機進行機組內部調查。
-
一週大事/日本石川7.6強震 台鐵公司揭牌(2024.1.1-1.7)
|生活《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日本石川規模7.6強震、日本羽田機場飛機相撞、台鐵公司揭牌、2024大選民調封關、公布碳費收費公式、南韓李在明遭襲擊、北韓朝南韓兩島射200砲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