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
-
工程師外流星國 馬來西亞推密集培訓促回流
|全球馬來西亞要發展高科技產業,但卻面臨人才大量外流的挑戰,不少工程師選擇到鄰近的新加坡工作,不但薪資翻倍,職涯發展也更具吸引力。為了留住人才,馬來西亞政府與業界攜手推出密集培訓計畫,甚至與台灣的大學院校合作,希望打造一條人才回流的通道。
-
巴西總統與川普通話 盼美取消疊加關稅
|全球因為不滿巴西最高法院對與川普私交甚篤的前總統波索納洛定罪,川普7月簽署行政命令,對巴西部分產品、課徵最高50%懲罰性關稅,並制裁了多名巴西高級官員。巴西政府今(7)日表示,總統魯拉和美國總統川普,昨(6)日進行了長達30分鐘的通話,兩人交談氣氛「優於預期」,魯拉還向川普要求取消對巴西的疊加關稅,並提議雙方11月在馬來西亞的東協峰會上見面。
-
新加坡從漁村蛻變經濟樞紐 百萬外來勞工待遇不如本國人
|全球新加坡成為一個獨立國家至今已經滿60年,儘管當地自然資源匱乏,但卻能媲美全球不少強大國家。新加坡成功繁榮的關鍵,在於當地是亞洲地區的重要戰略樞紐,也是全球最繁忙的經濟港口之一。當局拋出利多的金融政策,吸引外資進入投資,只是在這些繁榮光景的背後,也付出了不少政治代價。
-
擁地理與多國語言優勢 大馬吸引AI巨頭投資
|全球AI發展在東南亞如火如荼,馬來西亞憑藉相對低廉的水電、鄰近新加坡的地理優勢,以及多語言環境等因素,吸引了中美科技巨頭的目光,前來設置資料中心。包括亞馬遜、微軟、谷歌等公司已承諾,未來數年在當地投資的總額高達470億美元,這會不會撼動新加坡在東南亞地區AI樞紐的領先地位,請看公視國際記者來自現場的採訪報導。
-
馬國沙巴土壤富含鎳鈷 團隊嘗試用植物採礦
|全球隨著電動車普及,全球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也讓各界不斷思考如何用更環保的方式來開採。馬來西亞沙巴深山有團隊嘗試植物採礦,利用植物吸收金屬再進行提煉。雖然效率暫時無法取代傳統高污染採礦,但因為更永續、對環境影響小,也被視為未來的新方向。
-
巴勒斯坦男為逃離戰火 騎水上摩托車3貼到義大利
|全球一位31歲巴勒斯坦人阿布達哈花了超過將近2萬美元,騎水上摩托車橫越三大洲逃離戰火,途中還有2人加入,最後燃料不足被羅馬尼亞巡邏艇救起才分開。阿布達哈現在人在德國難民收容中心,而他接下來的目標就是把家人從戰火中接過來。
-
大馬留台生去年跌破1萬人 創近10年新低
|全球教育部日前公布,台灣前5大境外生來源國家地區,第一名是越南,占境外生總數32.2%,其次是印尼、馬來西亞、日本和香港。不過其中,馬來西亞來台就讀人數一路下滑,去(2024)年跌破1萬人,創下近10年新低。過去,留學台灣幾乎是大馬華裔的唯一選擇,如今留學選項更多,台灣高教要如何找回吸引力?
-
台美關稅談判含投資阿拉斯加 總統賴清德:等最後總合性會議
|政治總統賴清德近期接受專訪表示,有關台美關稅談判,已完成技術性協議和磋商,就等最後的總合性會議,台灣已經向美國表達,希望談判盡速完成不疊加關稅。賴清德也承認,台灣談判策略有包含「阿拉斯加投資」,但這是基於能源的路線近、也比較安全。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的近期報告則示警,台灣能源高度仰賴進口,萬一遭中國阻斷,恐承受巨大壓力。
-
花蓮文旦通過檢驗可銷中國 10台斤價格漲近百元
|生活花蓮瑞穗鄉文旦3年前因蟲檢與藥檢問題被中國政府停止進口,為了解決外銷問題,花蓮縣府這幾年努力做田間整改輔導,今(2025)年終於通過檢驗可以開放進口。
-
大專境外生疫情後回升 總數破13萬人越南最多
|文教科技國內大專校院境外生在109學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驟減,不過接下來幾年逐步回升,教育部公布最新113學年統計已經突破13萬人,前3名為越南、印尼與馬來西亞,越南學生更是1年大幅成長1.2萬人左右,緬甸學生也比前1年增加4成,成為第7大境外生生源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