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災
-
台南楠西中繼市場狹小惹民怨 市府:供租補讓攤商自尋場地
|地方台南市楠西區公有市場受震災毀損必須拆除重建,台南市市場處興建的中繼市場5月23日完工啟用,但卻遭到部分攤商抱怨空間狹小、太悶熱,28格位至今僅8攤進駐。不過因舊市場月底面臨斷水斷電,拆除重建的新市場最快明(2026)年底才能落成使用,台南市市場處正與攤商積極協商。
-
緬甸地震滿月350萬人流離失所 逾2千萬人缺糧與水
|全球緬甸地震發生後已經滿1個月,儘管已開始投入重建,但是進度緩慢,至今還有超過350萬人流離失所,被迫搭帳篷避難;還有將近2200萬人缺乏糧食跟水,急需國際社會持續人道援助。甚至有民眾攜家帶眷,逃避內戰到曼德勒,卻因遇到震災,妻兒喪命。
-
0403震後善款如何用? 重建之路挑戰重重【獨立特派員】
|地方2024年4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光是花蓮倒塌拆除的房屋就有16件。花蓮縣府善款至今收到7.9億元,對比2018年的0206地震27.4億元,兩者差距三倍。凸顯民眾對地方政府善款運用的不信任。強震週年,獨立特派員走訪花蓮受災戶發現,善款不僅不夠用,補貼標準也不盡合理,導致重建家園之路雪上加霜。在在讓人感覺政府形同處理地震災害的生手。
-
緬甸大地動1644死 濟國救援隊猶咧等待通關
|緬甸發生大地動,目前有1644个人死亡,緬甸軍政府向國際求援助,美國、印度、中國、露西亞遮的國家是派救援隊,或者是送物資欲去共緬甸災區鬥相共。毋過緬甸海關這爿速度慢,有袂少援救隊猶咧等通關。這遍災情嚴重,美國估計死亡的人數恐驚會超過一萬人。
-
美印中俄等國助緬甸震災區 派救援隊和提供物資
|全球緬甸發生強震後,累積有1644人死亡,當局軍政府向國際社會求援,美國、印度、中國、俄國等國家,紛紛派出包括政府與民間NGO團體救援隊,或投入救援物資協助緬甸災區。只是緬甸海關通關速度慢,多數援救隊伍仍在等待通關。不過這次震災嚴重,美國地質調查局估計,後續累計死亡人數恐怕會超過1萬人。
-
大埔地震楠西、玉井災情慘 台南市府籲續支持重建
|地方0121大埔地震至今近2個月,台南住宅損害通報逾4000件,尤其楠西、玉井區災情慘重但未獲持續大量關注,外界目前捐款近5000萬元。對此,台南市府盼社會大眾持續支持震災重建。
-
震後台南、嘉縣勘災總數3965件 內政部:比照0403地震處理
|地方嘉南地區農曆年前地震,造成楠西區災民眾多,至今還有116人暫時安置在楠西綠柏園收容中心,市府積極尋找地點安置災民,一度考慮安置台20線玉井段旁,但受災戶反應距離遠,目前經協調找到南水分署楠西眷屬宿舍以及外空地提供安置點,預估可以安置34戶。內政部則統計,台南市及嘉義縣勘災總數有3965件,紅單有394件、黃單1079件,將比照花蓮0403地震處理。
-
日本阪神大地震滿30週年 德仁天皇夫婦出席追悼儀式
|全球30年前的今天,日本發生了規模7.3的阪神大地震,造成超過6400人罹難,如今震災滿30年,兵庫縣內各地都舉行追思儀式。日本德仁天皇夫婦也出席神戶市舉辦的追悼儀式,追思犧牲者的同時,也期望大眾勿忘歷史教訓。
-
日本能登災後重建緩慢 居民避難外地、人口流失嚴重
|全球日本能登地區去(2024)年歷經年初的強震與9月的雨災,不少仍在外地避難生活的居民,包括大人、小孩,都期盼能有重回故鄉定居的一天。但是當地重建腳步相當緩慢。其中臨海的輪島市與珠洲市的居民,考量到通勤、上課問題,紛紛移居外地,總人口已經減少9%,部分市鎮回鄉居住的人口甚至不到一半。
-
2024年度十大藝文新聞出爐 梵谷、莫內等大師真跡首度來台展出居榜首
|文教科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主辦「2024年度十大藝文新聞」票選活動,由全民投票選出今年重要藝文新聞,今(25)日公布票選結果,最高票新聞為「英國國家藝廊梵谷、莫內及拉斐爾真跡首度來台展出」,其餘包含巴黎文化奧運台灣館、李安獲日本藝術大賞等皆入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