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灣遭氣候績效指標列「非常差」等級 環境部:評比標準有爭議

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18日公布最新評比,台灣名次雖較去(2024)年前進1名為第59名,但在全球63國之中仍屬「非常差」後段班。(圖/資料照)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18日公布最新評比,台灣名次雖較去(2024)年前進1名為第59名,但在全球63國之中仍屬「非常差」後段班。對此環境部回應,CCPI以「人均」數據做為評比標準具有爭議,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自2007年起即逐步下降,該評比結果不合理也不具代表性。在本次評比中,同屬「非常差」等級的還有日本、南韓與澳洲等國。

德國看守協會、新氣候研究所與歐洲氣候行動網等機構,18日公布對全球63國與歐盟進行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最新評比,台灣名次雖較去年前進1名,但總排名第59名仍屬「非常差」等級

CCPI評分標準有4大項,包含溫室氣體排放(占總分40%)、再生能源發展(20%)、能源使用(20%)與氣候政策(20%)等指標,前3項指標會再依目前水準、目前趨勢、2030年目標等項目細分評比;至於氣候政策指標則是以問卷調查方式,由該國國內專家進行評比。

在本次評比中,台灣僅在「再生能源目前趨勢」項目中取得「非常好」評級,其他如「人均溫室氣體排放」、「再生能源占比」、「人均能源使用」等3項目,不論目前水準或是2030年目標均被評為「非常差」。

對此環境部回應,CCPI評比方法具有爭議,認為要判斷各國為氣候所做努力,應同時觀察溫室氣體總排放量與趨勢,不應僅憑人均數據進行衡量,該評比結果不合理也不具代表性。

環境部進一步表示,相較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呈現持續成長趨勢,我國排放量於2007年達高峰後即開始逐步下降;近期全球碳預算報告也指出,台灣今(2025)年碳排放預估較去年下降2.1%,成為全球35個經濟成長與碳排放脫鉤的國家之一。環境部強調,未來將持續完善減碳制度,展現台灣落實淨零轉型的決心與行動。

CCPI自2005年起,每年皆針對溫室氣體排放量合計占全球9成以上的63國進行評比,除氣候政策評分指標外,其他指標主要是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等機構提供的量化數據。在本次最新公布的評比排名中,包含日本、南韓、澳洲、加拿大等國,也都被評為氣候變遷績效「非常低」等級。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