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審查馬太鞍溪災後重建預算 部落青年籲提高補償金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立法院今天召開聯席會議,審查「馬太鞍溪災後重建特別預算案」,政院共編列270億元,對於馬太鞍溪治水,經濟部規劃短期跟長期方案,研擬建第二道堤防降低淹水風險。有部落青年到立法院喊話,能夠提高房屋補償金額。最後朝野決議一毛未刪,初審完成送交朝野協商。
高喊口號,部落青年要求重建計畫應該要納入災區居民觀點,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衝擊光復鄉等地,政府編列上限300億元的重建經費,但部落青年認為對回歸家園、人文回復層面的規劃不足,也喊話要把房屋補償金額提高。
馬太鞍流域部落青年聯盟(fata'an部落)陳雅琳(Haloko)指出,「請求中央,35萬真的不夠,政府5萬根本不夠,在我們災民重建家園的部分,所以我們要求提高補償金額。」
這次鳳凰颱風更衝擊萬榮鄉明利村跟鳳林鎮長橋里,有明利村民徒步回馬太鞍溪北堤查看家園,控訴明明自己家園受損還被迫撤離,為什麼沒被認定是受災戶?
花蓮萬榮鄉明利村4鄰居民沈先生提出,「就按照村長全部撤離,我們東西都被沖掉了,我想說現在他們認定受災戶才有,我們也是受災戶,沒有說比照光復。」
花蓮縣政府社會處長陳加富回應,「萬榮鄉公所再來做比較具體詳細的討論,是不是把他列為受災戶。」
除了當地居民表達訴求,立法院19日召開聯席會議審查《馬太鞍溪災後重建特別預算案》,立委郭國文關注未來災區土地重劃、預算運用該如何管控,立委鄭天財則再度要求要趕快解決堰塞湖壩體存在的風險。
國民黨立委鄭天財提問,「到底有沒有要挖那個壩體?」
農業部長陳駿季說明,「我跟委員報告,就是整個壩體本身的處理,它有非常多的模式。」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提出,「總共100多公頃的重劃居然高達7.5億。」
陳駿季回應,「土地重劃有一個委員會,有相關的非常嚴謹的規定,經過討論了以後,面積沒那麼大的時候經費就會縮編。」
根據經濟部則規劃,短期治理優先加強馬太鞍溪跟花蓮溪水系河道疏濬、清淤還有土方清運;長期治理部分要設置堤防抵抗土石衝擊力,還要興建第2道堤防暨緩衝區,降低洪水溢淹風險。
蔡思培/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