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出土化石發現最古老犬類 研究推測人狗情誼始於冰河時期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現代家犬在各種不同的體型和長相,先前假設是經過密集的「人工育種」而形成,但是科學家最近從俄羅斯出土的化石發現,狗狗的多樣性可能早在1萬1千年前就存在了。
狗狗跟人類一樣有高矮胖瘦,牠們是何時演變成目前多樣性的體型和面貌,科學家有最新發現。
蒙彼利埃大學生物考古學家埃文說道,「我們研究的是過去5萬年來,北半球最古老的犬類形態,我們在俄羅斯的1個遺址,發現了距今1.1萬年最古老的犬類,形態學意義上的犬類。」
科學家表示,狗的祖先是狼,首先必須分辨狗和狼的骨化石,兩者的關鍵差異在於早期狗的頭骨,也就是左邊粉色的這一排,往往比右邊狼的頭骨更短更寬。
因此,研究人員利用1種名為3D形態測量分析的技術,對過去5萬年間643塊犬科動物的頭骨進行分析,建立了高度精細的數位模型,能夠測出頭骨形狀的細微差別,找出肉眼無法分辨的模式。結果研究人員證實,1萬1千年前的狗狗種類就存在多樣性,推翻了家犬是過去200年密集育種的假設。
研究人員推測,狗狗早在冰河時期就開始馴化,可能是犬科動物靠近人類住所找尋食物,拉近彼此距離;也可能是人類直接把幼犬抓來飼養,還有一種可能是透過狩獵建立關係。
埃文認為,「人群和狼群獵捕的是同一種獵物,但是是不同的個體,因此犬科動物和人類的親近關係,很可能始於像夥伴一樣共同狩獵。」
研究人員表示,狗狗究竟如何變成人類的好朋友,如何演變成更多樣的形貌,還有待後續的考古證據來解開謎團。
姜筑/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