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公布台中非洲豬瘟疫調結果 初判病毒來自未落實蒸煮廚餘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3日下午公布台中梧棲案例場疫調結果,依據中央疫調團以流行病學分析,推論病毒最可能來自未落實蒸煮的廚餘,而非人員、車輛或外來豬隻。此外,截至今日為止,疫情仍為單一案例,並無擴散跡象。

農業部次長杜文珍說明,非洲豬瘟病毒3大來源為相關人員、豬隻、廚餘。經疫調發現,案例場廚餘載運車腳踏墊檢出病毒,案例場內食用廚餘的豬隻死亡率達39.3%,明顯高於吃飼料豬隻的2.5%;加上該案例場未落實廚餘蒸煮流程,可能使其中潛藏病毒仍具活性,進而導致食用這些廚餘的豬隻遭感染。
杜文珍指出,案例場不只使用梧棲清潔隊提供的民生廚餘,也加入自家與鄰居的廚餘一同餵養豬隻,但該案例場自8月起就未上傳廚餘蒸煮資料。國軍進入清消時,現場也未見木柴燃料或有進行煙燻的跡象,且該場最後一次購買瓦斯是在今(2025)年4月。
另外中央疫調團調查也發現,梧棲清潔隊廚餘原僅供案例場使用,卻違規流用給多以廚餘餵養、飼養規模逾1000頭的「C養豬場」,且染疫案場也有將多餘的廚餘違規分讓給C養豬場,不過C養豬場有按時陳報蒸煮、經多次採樣均為陰性,因此推論未落實蒸煮的廚餘是最可能的感染源。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出,案例場經營者陳姓父子經訪談確認無出國史;案例場2名特約獸醫中,紀姓獸醫稱未進入案例場,王姓獸醫佐則尚未回覆,但豬農表示他也未進入案例場;台中動保處2位公務獸醫師則是在10月14日後才入場。
另外,案例場曾在8月向A養豬場購入70頭仔豬、9月30日向B養豬場購入66頭仔豬,該2養豬場採檢豬隻血液均為陰性,因此排除相關人員與豬隻攜帶病毒可能性。
中央疫調團成員之一的國立中興大學副校長張照勤強調,案例場經清消後仍呈現陽性,呼籲所有媒體記者與其他人員勿再隨意進入。農業部則指出,今日上午10時已派員到場,但現場地面仍未完全乾燥,因此無法進行採樣,會再確認是否擇期採樣。
對於未來是否禁用廚餘養豬,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需在業者蒸煮、地方政府稽查落實,且相關配套法規完備3大前提下才能進一步討論。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則強調,去化問題與對環境影響還需討論,必須對社會衝擊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