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爆破拆除2核電廠冷卻塔 擁核團體批廢核政策錯誤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德國位於巴伐利亞的核電廠,兩座160公尺冷卻塔25日由控制爆破拆除,象徵德國告別核電。電力公司表示,約有3萬名民眾到見證關鍵時刻,不過當地居民與能源專家反應不一;有人感慨地標消逝,也有人批評德國廢核是錯誤的能源政策。
在爆破的巨響中,兩座160公尺高的冷卻塔先後倒塌,現場冒出大量煙霧;25日的拆除過程不到一分鐘,讓德國先前制定逐步淘汰核電廠的能源轉型政策,向前邁出關鍵一步。
當地居民辛格說道,「我在此地出生,我一直認為必須要有替代能源,多年來我一直致力於讓這些替代方案上市,感謝上帝,它們終於實現。只要500歐元,任何人都能在陽台安裝太陽能板。」
貢德雷明根的兩座冷卻塔先後倒下,這場爆破使用約600公斤炸藥、1800個鑽孔完成;電力公司表示,約有3萬名民眾到場見證關鍵時刻。這座核電廠在2021年停機,25日爆破冷卻塔象徵從2011年福島事故後,德國所推動的核電退場政策進入新篇章。
現場民眾情緒複雜,有人感慨地標成為歷史,也有擁核團體示威,高舉標語寫著「核電退場是德國能源政策最大錯誤」;反核派則認為,除非有安全且長效的核廢料儲存方案,否則核電仍是相對昂貴且長期拖延的選項。
貢德雷明根市長比勒回應,「這不一定關乎核電廠,而是關於冷卻塔,這跟支持或反對核電無關,我今天跟一些反核人士也跟擁核的人都談過,大家心情都差不多,就是家園的一部分正在消失。」
隨著冷卻塔倒塌的煙塵散去,德國能源仍在轉型十字路口。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穩定的能源供應成為一大問題,尤其是冬天用電量激增,家家戶戶的電費開銷爆增,要求重新評估核能的聲浪再起;這場爆破不只是拆除兩座建築,更是國家如何平衡能源安全、環境責任與經濟成本的縮影。
洪詩宸/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