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俄烏戰爭促北約擴軍 帶動南韓軍火外銷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在美國總統川普多次催促下,北約歐洲會員國紛紛宣布要增加國防預算,帶動全球軍備熱潮。各國軍火商摩拳擦掌,韓國更躍升為全球前十大軍火出口國之一。總統李在明表示,目標在2030年前,讓韓國成為世界第4大軍火出口國。

2023年8月15日波蘭為了慶祝「武裝部隊日」,舉行號稱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閱兵典禮。在接受校閱的行列中,來自韓國的K2主力戰車,以及K9自走砲相當引人注目。

波蘭在1999年加入北約組織後,就積極採購與其他會員國相同規格的武器系統,具備這個條件的韓國K9自走砲與K2戰車,先後從2015年與2022年成為波蘭陸軍的主力。而波蘭也就此成為韓國對大的軍火外銷市場,以及進入北約國家的跳板。

根據韓國前鋒報等媒體的報導,從2012到2021年的10年間,韓國軍火的年平均出口額大約30億美元,2022年隨著俄烏戰爭爆發,出口額暴增到173億,之後2年雖然稍有下滑,但韓國國防部所屬的「防衛事業廳DAPA」看好2025年可以有230億美元的成績。

韓國總統李在明說,「躋身前4大國防工業國絕非不可能。民間企業的科技發展速度,已達到世界級的水準。我國政府將全力支持民間企業,在參與國防改革方面扮演領導角色。」

除了波蘭這個大客戶,K9自走砲還拿下了埃及、印度,以及土耳其、芬蘭、愛沙尼亞等幾個北約國家的標案。製造商韓華集團,更以另一項主力產品K21裝甲車改款的AS21,首度成功外銷澳洲。

韓國韓華航太集團工程師崔健指出,「韓國軍用車通常是先符合國軍的需求,才轉而外銷。但AS21裝甲車是專為外銷而設計的。我們將外銷AS21給澳洲,是首度外銷給五眼聯盟國家。這象徵受到國防工業先進國的肯定,令我們相當振奮。」

韓國前鋒報的分析認為,比起歐美軍火商,韓國業者的優點包括交貨迅速、兼顧性能與成本的平衡、能使用歐美規格的零件與彈藥,採購合約能依照不同國家量身訂做,另外還有優惠的工業互惠額度,也就是能以授權生產模式,讓買方在自己國內製造,提升就業與在地的國防工業。

當然,除了製造K9自走砲的韓華集團以及K2的現代集團,談起韓國的軍火商,也不能不提韓國航太工業KAI,該公司的FA-50輕型戰機,已有外銷菲律賓、泰國、印馬等東南亞的成績。參考美國F-22的KF-21,將是韓國空軍下一世代的主力機種。

韓國媒體指出,除了俄烏戰爭、北約組織提高國防預算、擴大了韓國軍火外銷的空間,美國川普政府要求韓國造船業大舉投資美國,對於韓方參與美國海軍艦艇的內外銷,也有很大的幫助。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