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花蓮光復鄉首度演練撤離 3小時內完成疏散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花蓮光復鄉堰塞湖災後,今(18)日首度進行疏散撤離演練,下午2時開始先發送簡訊警報,請居民配合疏散到收容所,4時再發送堰塞湖的警報系統,要民眾進行垂直性避難,甚至強制性撤離,整個過程在3個小時內完成,完成疏散撤離、車輛載運,以及人員物資到位的演練程序,防患於未然。

下午4時一到,堰塞湖警報系統響起,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警車,也播送著避難的廣播。

花蓮光復鄉在堰塞湖災後可能遭遇風神颱風侵擾,18日首度進行疏散撤離演練,下午2時開始先發送簡訊警報,請居民配合疏散到收容所,現場有官方人員協助安置。

原民會人員表示,「造冊看他就是如果說家裡,因為先以戶長為主要嘛,然後他才能有帶他的家人來。」

總協調官季連成和花蓮縣長徐榛蔚等人一起視察演練的情況,像是馬太鞍教會預估可以容納250人。

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牧師跟我講有250位沒有問題,他們睡的這個椅子比較有點斜,但是我們會提供睡袋,這次所有的居民我們都準備一個睡袋,如果你覺得一個睡袋不夠,我們會有2個睡袋,鋪在你的墊子上面。」

雖然有不少居民選擇到收容所避難,也有居民選擇到家中2樓垂直避難,一行人也在市區走動,逐戶查看居民狀況,確認是否嚴格執行垂直避難。

像是途中就遇到一群義煮團志工還在民宅1樓煮食備餐,當場告知瓦斯關掉,「現在是演習時間」,志工們也趕快把瓦斯關掉,收拾器具,上樓避難。

事實上從上午開始,包括大馬等村落的居民持續在門外堆沙包,有的還在門窗上釘上木板,以防未來如果有颱風來襲,大風大雨不會打入房子裡;也有居民提早離開,到遠處親友家模擬避難。

花蓮大安村民表示,「家裡有準備泡麵那些食材,我冰箱是還有東西。」

花蓮大華村長曾天滄則指出,「演練呀,他們說有人不喜歡這樣跑來跑去,很累,大部分有的都出門了,有的到花蓮、玉里。」

根據官方精算,光復等3個鄉鎮實際有4200多人居住,而這次首度的疏散撤離演練,整個過程在3小時內完成疏散撤離、車輛載運,以及人員物資到位的演練程序,防患於未然。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