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弘道引進日本教材 第一視角體驗失智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首度引進日本失智症相關教材以及課程,帶領民眾從失智症患者第一視角的概念來理解失智症成因以及如何預防,也希望能建立正確認知,讓社會對於失智症患者或是家庭有更多同理心。

喝下象徵孟婆湯的白開水,學員進入沉浸式課程,體驗身為失智症患者在旅行過程,陸續出現搭公車不確定在哪下車、時間錯亂、感官失調等情境。這是弘道基金會推出的全新課程,首度引進日本授權認證,以第一視角的概念帶領學員了解失智症的原因以及帶給個人、家庭的影響。

參與學員王女士表示,「更早的去了解說我自己應該要預防哪一些東西,或者是去學一些我記憶的東西,那我比較能夠把這些訊息,早點讓我的身邊的朋友們認知。」

參與學員陳先生說道,「像我爸是帕金森氏症的失智患者,那我們也許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可以去照顧他,讓他可以有比較好的一點感受,然後去讓他也許延緩失智的變化。」

根據衛福部在民國109到113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台灣65歲以上長輩失智症盛行率將近8%,等於每100位長者有8人罹患。若往後推20年,可能平均每天增加48人,等於每30分鐘增加1名失智症患者。

弘道基金會呼籲外界改正對於失智症是正常老化一部分的錯誤觀念,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期。

弘道基金會老教室組長徐昊平說明,「記憶力的問題以外就包含說我們剛提到的時間空間、注意力程序,然後以及五感的問題等等的,這些警訊其實都是我們可以提前的去看到這些現象的時候,可以提前做好預防。」

弘道基金會表示,有超過8成的失智症患者坦言曾遭受歧視、異樣眼光,透過課程也希望宣導友善失智、預防失智的觀念,明(2026)年度也將提供15場免費課程讓共照中心或失智據點申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