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飛彈可改變彈道 烏軍愛國者系統難攔截

就在俄羅斯的貝爾哥羅德等邊界地區,先後遭到烏克蘭自殺式無人機空襲的同時,烏克蘭全國也經常面臨俄軍各型彈道飛彈與巡弋飛彈配合無人機的輪番轟炸。
美國的愛國者飛彈系統是以色列的鐵穹與神箭系統之外,全球唯一有反飛彈實戰經驗的武器,西方國家特別是北約組織的歐洲會員,持續到處蒐羅可立即派上用場的愛國者系統,提供給烏克蘭防禦俄軍的飛彈。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瑞亞斯曾於7月表示,「北約組織進行了各階層的會議,確認歐洲哪些國家可提供愛國者飛彈,以及可提供給烏克蘭的數量。我們可財務支援挪威與瑞典進行採購,荷蘭也會捐贈一些發射器。現階段出錢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去哪裡找到所需的愛國者系統。」
一個完整的愛國者飛彈連,除了指揮中心和必要的雷達與電源車輛,通常搭配8組發射器,隨時備戰的飛彈有32枚。根據各國政府與媒體整理的資料,烏克蘭已經接收的愛國者系統總共有7個完整的飛彈連,另有9組額外的發射器。但在俄軍針對性的空襲之下,已經有指揮中樞被擊毀,造成部份愛國者飛彈陣地難以運作。德國和挪威正準備捐贈3個完整的飛彈連。

《金融時報》10月初的報導指出,2025年8月間,烏克蘭的愛國者系統面對俄軍飛彈,創下37%的攔截成功率,但進入9月後就暴跌到只剩6%。《金融時報》引述烏克蘭與歐美的軍方人員分析,發現這和來襲的飛彈飛行路徑,以及愛國者系統的運作模式有密切關聯。

北約組織飛彈防禦影片指出,「首先,偵測器偵測並持續追蹤來襲飛彈的軌跡,在飛彈持續飛行的同時,北約的飛彈防禦系統會計算其彈道,評估威脅性並決定最佳的攔截方式。北約的系統也會發出警訊,給預估彈著點所在的國家。在抓準來襲飛彈之後,最適合的攔截器可由海上或陸上發射,以求擊毀來襲的敵方飛彈。」
西方與烏軍的分析指出,俄軍透過改寫電腦程式,讓飛彈在接近目標上空時可以偏離傳統的拋物線彈道,以接近垂直的角度高速攻擊目標,讓防守的一方更難計算最佳攔截點。另外,對於超高音速的俄軍匕首飛彈,烏克蘭防空網同樣束手無策。

至於巡弋飛彈,儘管飛行途中隨時都能改變方向,但畢竟速度較慢,防禦系統的攔截難度較低。烏克蘭民間軍事部落格AMK_Mapping的估計顯示,俄軍10月初對烏克蘭西部的飛彈空襲,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巡弋飛彈被烏軍成功攔截,但這當中有大部份不是愛國者飛彈的功勞,而是被烏軍接收的F-16與幻象2000戰機,以空對空飛彈擊落。
《金融時報》指出,烏克蘭手上的愛國者系統原本就不足,在部份受損之下更不足以防範俄軍攻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就曾說,至少需要2位數以上完整的飛彈連才夠用。
不過除了歐美本身庫存消耗有待補足,中東和印太地區盟國一樣需求孔急。完整的愛國者飛彈連要完成建置,軍火商需要努力24個月才行,因此短時間內難以滿足烏克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