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去年培育首批基因編輯馬 憂衝擊產業馬球協會禁參賽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馬球在19世紀從英國傳入阿根廷之後發揚光大,阿根廷除了興盛的馬球比賽文化,也積極發展馬匹繁殖技術,當地的生技公司在2024年底培育出全球第一批經過基因編輯的馬,新馬匹具有強大的爆發力,為馬球賽增添可看性,然而部分育種業者憂心,基因編輯馬匹會打亂純種馬的認證傳統,並衝擊育種產業,在業者極力遊說下,阿根廷馬球協會已經禁止基因編輯的馬匹參加比賽。
這些10個月大的小馬看起來和一般馬匹沒有兩樣,但牠們是全球第1批經過基因編輯的複製馬。在基因編輯工程技術的協助下,這批來自冠軍馬複製體的馬兒,原本體內有一個會抑制肌肉生長的基因,研究人員加入一段序列之後,馬兒的肌肉量將會更強大,增加短跑賽的爆發力。負責基因編輯的Kheiron生技公司除了改造馬匹基因,也編輯牛隻和豬胚胎,做為人體器官移植之用。

Kheiron生技創辦人暨董事維切拉表示,「我們能識別動物身上某段基因序列,這段序列決定了某種特定特徵,並導入到另一個個體身上,在單一世代準確且非隨機,話說這發生在雄馬與雌馬的傳統交配中,透過這種方式,我們能提供創新方式,實際且更有助益的方式,以培育出頂尖的運動馬。」
馬球源自於中亞,19世紀從英國傳入阿根廷之後便發揚光大。被譽為世界馬球之都的阿根廷,有著興盛的馬球比賽文化,長期以來也積極開發繁殖與複製生技技術,以培育優良的馬匹,提供馬球賽使用。
不過對於基因編輯卻意外地保守,理由是擔心育種傳統規則被改寫,影響產業生態之餘,也會破壞馬球比賽的公平性。

馬球選手托雷德拉多說,「我認為騎那些馬來比賽,對其他選手來說將是一種巨大的劣勢,因為你等於是把一匹馬最好的靈敏度,另一匹馬最強的力量,以及另一匹馬最佳的動作,全都融合在一起並加以改造,對於那些無法擁有這樣條件的人來說,這完全是不公平的劣勢。」
50多名馬匹育種業者聯合致函育種協會,表達反對讓基因編輯的馬匹進行登錄的立場,馬球協會組織也研擬規章阻止這些馬參賽。目前Kheiron生技公司的基因編輯計畫已經暫停,預計監管的馬球育種協會得花上4到5年時間觀察,才會決定是否讓基因編輯馬登錄為馬球賽馬。
吳仲安/編輯